當前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大學生上網調查報告

時間:2024-01-12 17:03:24 調查報告

大學生上網調查報告范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云范文整理的大學生上網調查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上網調查報告范文

大學生上網調查報告1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網絡是信息的海洋。它不僅僅是人們表現自我的空間,更是人們為學習、工作、生活提取各種有用信息和進行種種交流的工具。網絡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帶領人類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它既能為人們創造無限的財富,也能誘使人們掉進痛苦的深淵。對于人類,尤其是對于我們大學生群體,網絡到底是虛擬的伊甸園,還是潘多拉的盒子?大學生作為信息時代最積極最活躍的人群,已經成為網絡使用的主要用戶。一方面,大學生通過網絡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能更加有效和廣泛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交流情感和了解社會;另一方面,網絡空間又以令人眩暈的色彩誘惑著涉世不深的學生,使得部分學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正如有大學生言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正是弄潮兒。這智慧的一代,自信的一代,成長的'一代,將成為明天中國網絡事業和教育事業的推進者,今天的幾句建議,就有可能是明天網絡發展和教學管理的方向。因此本次調查報告關注的正是這群精英,關注的正是這群精英的成長成才和他們與互聯網的相關問題。

  二)調查對象

  由于受人力資源限制,本次調查主要集中于鄭州輕工業學院的學生。學生的分布情況為:大一15人;大二30人;大三10人;大四9人。

  三)調查數據分析

  四)調查結論

  通過對這個調查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上網問題存在這幾點不足:

  第一,既影響身體健康,又費錢。上網的環境以及網費的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一小時兩塊,一般人一次上網都要5塊錢以上。要是喜歡上網的可能要用更多的網費,網吧的空氣容易讓人頭暈目眩,甚至有人不習慣出現歐土等異常反映。

  第二,影響學習成績。由于大學生的課程比較松,課余時間上網的較多,所以課后復習這一工作作的不夠,一旦沉迷網絡成績可能是一落千丈,對學生的成績有很大害處。

  第三,網絡知識貧乏。許多大學生在網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費電子信箱、看新聞外,就不知道做什么。只喜歡玩游戲,聊天交友這類。

大學生上網調查報告2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緊迫任務。作為當代大學生承擔著為廣大社會傳播網絡信息服務的重要責任,要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做出應有的貢獻。為此我們必須在關注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更加關注精神文明建設。引導廣大當代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倡導積極遵守,文明上網。此調查報告是在明確文明上網的工作相關政策的前提下,通過問卷調查,走訪本校同學,交流溝通等形式從多個方面考察文明上網的實施情況。報告中詳細闡述了循化縣工作的具體情況,在針對上網中出現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歸納整理。此外,報告還對其中一些突出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問卷調查為主、文獻研究為輔的方法,針對重慶郵電大學不同專業

  不同年級同學進行問卷調查,調查范圍是大一至大三的學生,問卷總共下發300份,回收289份,回收率為96.33%。其中無效問卷4份,有效率為98.62%。問卷由20個問題構成為了體現調查的全面性,本次調查采取男女比例平衡調查。在資料收集方法本次問卷的收集方式送發問卷。在進行收集資料時,根據客觀題的選項和主觀提的回答來判斷調查對象的主要觀點。

  一、調查情況

  調查發現更多上網選擇娛樂,滿足一時的身心放松。但這也不是說我們對娛樂的態度應該一見就嗤之以鼻,適當的娛樂是必要的,畢竟娛樂能放松一個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東西輕易能替代的。但世事萬物都遵循著一條不變的道理,那就是過猶不及,娛樂不應該占主導,這就像網絡并不是單單為娛樂而發明的,我們始終都得記住網絡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從比列上網聊天已成為現代大學生與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網絡交友已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調查顯示半數以上大學生有6個以上的網友,而有兩成被調查者有多達20以上的網友,可以稱這些被調查者已經在網絡這個虛擬社會建立了一個不簡單的人際網絡。大家似乎對交異性同齡網友情有獨鐘,而大齡網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總體上網聊的話題與實際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與對罵等不文明現象,雖然它們所占比例較少,但反映的問題仍不可被忽視。

  【調查結論】

  一、以“思”為主,正確認識網絡

  網絡作為新興的傳播媒體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由于社會制度、價值觀念以及個人的情趣愛好不同,再加上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良莠混雜,這就需要對大學生上網進行正確地引導。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動參與,走進網絡,開展豐富生動的形勢與政策宣傳活動,引導學生創辦他們喜聞樂見的網站、網頁,設立理論學習園地、“兩課”輔導與答疑、心理健康咨詢、學生生活服務等專題。通過這些途徑把大學生的興趣吸引到繁榮校園文化上來。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通過精心設計的網站和網頁,給大學生提供一個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以提高大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辨別能力。

  二、以“導”為主,遵守網絡文明公約

  加強網絡教育,引導上網者對巨量的'網絡信息持揚棄的態度,特別應該在德育課中增加“網風”與“網德”教育。網絡是一個自由的傳播媒體,上網者具有很強的自主性,這就給人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過積極引導使廣大大學生網民做到自我塑造、自我約束,最終做到文明上網。

  引導學生處理好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系,休閑娛樂與學習的關系。指導學生將時間和精力用到學習和創造當中去,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各種信息轉為主動的將精力用到學習網絡知識技能,或利用各種網絡學校學習各學科知識。學生上網的時間用在基礎學科的學習上,杜絕瀏覽不良網站,消除不良信息給學生造成的影響。讓學生體會網絡的平等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寓教育于樂,引導學生收集有用的信息,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網絡技能和網絡道德。

  三、以“堵”為輔,共創和諧網絡環境

  重點講授讓學生學會如何訪問一個網站并學會瀏覽該網站的相關信息。我網絡上很多不文明的行為,如垃圾郵件、帶病毒的文件,含有不健康內容的郵件、虛假信息的發布,欺騙或用不文明語言攻擊他人等等對大學生造成一定的暗示作用:網絡可以為所欲為。真得可以為所欲為嗎?不,針對這種現象,做為信息技術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網絡道德意識培養,使他們懂得凈化網絡環境的重要性。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對信息時代這個大潮流下大學生的網絡生活作了初步了解。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結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擔憂的滯后,也有使人欣慰的進展。總體來說,網絡生活之于大學生利大于弊,大學生對待網絡生活的態度積極向上。網絡還在繼續的發展與完善,就像當代大學生還在不斷的學習和進取。有調查的結果應該也說服了不少網絡威脅論者,此次的調查如果能增加大家對于網絡的信心,也是我們所樂于看到的。

  【結語】

  此次大學生網絡調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到大學生對于網絡的關注程度,喜好取向、欣賞程度,總體上勾勒出大學生的網絡生活狀況,發覺某些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規范大學生網絡生活。這次活動時間倉促,人手不足,樣本帶有局域性,且參照了相關數據資料,調查方面具有片面性,而評論難免具有推測性質,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