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匯報

某村美好鄉村建設工作匯報

時間:2023-04-21 20:26:20 工作匯報

某村美好鄉村建設工作匯報范文

  村地處風景秀麗的皖河之濱,東鄰平山,南接邵段,西連臘樹,北環同馬大堤.全村地域面積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376畝,轄17個自然村,56個村民組,1063戶,4700人。村黨總支下設四個黨支部,黨員112名。2013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280元,位居石牌鎮前茅。

某村美好鄉村建設工作匯報范文

  普濟村創建美好鄉村是在新農村建設反復投入的基礎上開展的,基礎較好,起點較高。以“懷寧第一、安慶領先”為目標,堅持統籌規劃,充分展現普濟的風貌特色,因村制宜搞創建,結合實際抓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取得了明顯實效。

  一、美好鄉村建設的基本做法

  (一)加強宣傳發動,爭取美好鄉村建設工作的主動

  為了營造美好鄉村建設濃厚氛圍,普濟村“兩委”充分利用標語、橫幅、宣傳欄、會議等多種形式做好對群眾的宣傳和發動工作,使廣大村民對美好鄉村建設家喻戶曉,積極參與。同時調動黨員、村民組長、村民代表的積極性,組織他們到當涂、潛山等地學習,增強群眾對創建美好鄉村工作的信心。在創建過程中,每個項目從決策到實施都得到了黨員、村民組長、村民代表的大力支持,為扎實推進美好鄉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群眾基礎。

  (二)制定建設規劃,提高美好鄉村建設工作的品位

  1、做美村莊,制定建設規劃。委托XX市設計院對中心村建設制定總體規劃,為做美、做綠、做靚中心村,在村部旁規劃建設全縣村級一流的村民廣場和農貿市場。

  2、做強產業,制定發展規劃。自2013年開始,利用三年時間在全村實施“3215”致富工程,即“3000畝優質糧基地、2000畝意楊林基地、1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50畝畜牧養殖大戶”。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三)明確建設項目,突出美好鄉村建設工作的重點

  以“抓項目、增后勁、促發展”為抓手,在全省第一輪美好鄉村建設中爭取機會,根據本村實際,把中心村村莊整治、官壩頭干渠綜合治理、村民廣場和農貿市場建設等“11+4”配套設施建設、污水處理以及特種特養示范基地等建設內容列為我村美好鄉村建設重點項目。

  (四)加大投入,確保美好鄉村建設工作的.后勁

  1、增加資金投入。到目前為止,我村美好鄉村建設實際投入達699萬元,基中村自籌資金319萬元,社會捐資50萬元,鎮政府補助50萬元,申請整合項目資金280萬元。

  2、增加科技投入。積極開展對廣大村民就業技能培訓,并通過引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實施農民產業化經營,提升農業產業水平。

  3、建立健全美好鄉村建設長效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的作用,營造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長效管理工作氛圍,確保我村美好鄉村建設持續推進。

  二、美好鄉村建設取得的實效

  (一)通過美好鄉村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達到生態宜居村莊美

  1、改善村莊基礎設施。通過實施村莊整治,全面改造和建設村莊基礎設施。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狀況明顯提升,中心村、自然村內部主要道路、次要道路、進戶道路全部硬化。全村飲用自來水的農戶占100%。整治后的溝渠、水塘凈化整潔,水體清澈。

  2、建設森林村莊。中心村和自然村共建休閑綠地8處,綠化面積8700平方米,種植香樟、杜英、桂花、龍爪槐、紫薇等各種花木2000多株,農戶庭院自行種植各種花卉美化環境,房前屋后發展小竹園、小果園、小花園,形成一條靚麗的風景線。目前村內道路綠化率達到92%以上,村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3%,初步形成了“林水相依、天藍地綠”的新格局。

  3、改進農戶衛生設施,實現無害化排放。為了徹底改變環境衛生面貌,采取了三大措施:

  第一,建設衛生廁所,在中心村建設公共衛生廁所三處。全村900余戶農戶都進行了衛生設施改造,衛生間獨立分開,家家戶戶用上了清潔的衛生間。

  第二,污水凈化排放。在中心村,200多戶生活污水通過人工濕地處理,經過層層凈化,最后用于農田灌溉,污水凈化排放達到環保要求。

  第三,垃圾分類處理。全村共新添活動垃圾箱262只,建成垃圾池20座、垃圾房1所、配備垃圾清運車2輛,聘用專職工作人員11人。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由農戶進行初次分類,可回收垃圾進行回收利用,其他垃圾集中收集后由保潔人員送到垃圾中轉站,保潔員每天上午和下午清掃和清運兩次,工作規律化、常態化,徹底改變了過去村莊環境臟、亂、差的狀況。

  4、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為了滿足廣大村民對社會服務和精神文化的需要,積極發展文化、體育、衛生、幼教等事業,增強村域社會服務功能,先后建設了一園(普濟小學幼兒園)、兩場(村民廣場、農貿市場)、一欄(公開欄)、一廳(綜合服務大廳)、三室(圖書室、老年活動室、黨員活動室)等服務場所。綜合服務大廳一廳多用,主要為群眾代辦戶籍、計生手續,自來水、用電安裝維修,提供就業咨詢等,全面實行義務全程代理,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真正實現了“一站室”服務。當年建成的村民廣場總面積5000多平方米,建有文化墻、戲臺、休閑路徑等配套設施,青瓦、白墻的建筑特色,形成具有普濟特色的建筑風格和人文內涵。

  5、扎實開展“文明家庭”、“好兒女、好夫妻、好婆媳”評比活動。根據縣、鎮有關文件精神,通過在全村深入扎實開展“文明家庭”等評比活動,村民的大局意識明顯增強,村風民風明顯好轉,社會更加穩定和諧。

  (二)通過美好鄉村建設,調整提升產業,達到興業富民生活美

  全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促進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推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先后創建了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蔬菜協會和農民用水戶協會,依法流轉土地面積2000多畝,種植無公害蔬菜800多畝,以專業合作社、協會為龍頭,把基地生產和銷售市場連接起來,開展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同時加快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目前,全村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力占全村總勞動力的60%以上。并在中心村新建了一個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農貿市場,為方便農民進行農產品交易、打開農產品銷路、增加農產品效益創造了條件。

  (三)通過美好鄉村建設,提升服務工程,達到文明和諧鄉風美

  1、農民人文素質明顯提高。社會事業的發展、基礎設施的改善、中心村規劃建設、綠化工程的提升,徹底改變了普濟村村容村貌,提高了普濟村的整體影響,基本實現了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目標。尊老愛幼、扶弱濟貧、團結互助、愛護公物等社會公德得到祟揚,維護村莊環境衛生,搞好家庭清潔衛生、種樹栽花等成為村民時尚,村民逐步養成清潔、衛生、健康、科學的生活習慣,環境意識、衛生意識、文明意識不斷增強。

  2、村務公開、民主管理不斷健全。在普濟村村務公開欄上,美好鄉村建設意見反饋、建設內容、規模、進度、資金管理全程及時公開,理事會成員、職責一目了然。美好鄉村建設理事會、監事會全程參與監督美好鄉村建設,建設中“實行陽光操作、陽光建設、陽光管理”,全程公開透明,美好鄉村建設得到村民的理解、支持、配合。普濟村“陽光村務”助推美好鄉村建設取得了實質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