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建設和集中供養計劃工作匯報
各位領導:
首先,我代表**鄉黨委、政府向黃縣長、潘局長在這炎熱天氣到我鄉檢查指導敬老院建設和五保供養工作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下面,我就我鄉這兩項工作開展情況作以簡要匯報,不當之處敬請黃縣長多提寶貴意見。
一、基本情況
我鄉共有22個行政村、32226人。全鄉享受農村低保667戶、890人,城鎮低保63戶、71人,五保戶93戶、110人,城鎮和農村1—5月份的低保金已按縣民政局的要求以銀行存折的形式及時發到低保對象的手中。五保戶全部辦理了醫療保險。
二、敬老院建設情況
我鄉原敬老院是1997年6月份在湯泉池附近的鄉辦黃皮寨林場新建了建筑面積220平方米的公寓樓一棟,由于隔河渡水不方便,最后決定對原敬老院遷址,鄉政府自籌資金20多萬元在原鍋廠大院內建成三層25間的樓房,總建筑面積900平方米,可以同時入住55人,每個房間都配有衣柜、床頭柜、電視機等設施,廚房、鍋灶、餐具齊全,達到了“三通”(通水、通電、通路)。算總帳時是40多萬元,目前還欠工程款和購物款20多萬元。
三、集中供養工作開展情況
說實話,我鄉敬老院自從去年12月份建成后,為迎接上級檢查驗收,我們按照33%的比例要求集中供養了15人,供養了三個多月,可是到后來由于多種原因還是沒能堅持集中供養。
(一)造成不能集中供養的原因
一是工作人員落實不到位。按要求一個敬老院需配5名行管人員,假如說院長可以從民政與勞保所工作人員中兼任,可是還需要4名其他工作人員,雖然有敬老院這個機構,但沒有編制、沒有經費。
二是供養經費嚴重不足。我縣集中供養標準是每人每年1400元,低于全鄉農民生活消費支出的平均水平,尤其是當今物價不斷上漲,他們的生活費存在嚴重不足的現象。其次護理人員無經費,按規定每五個老人要配一名護理人員,常規下,一個鄉鎮敬老院需要配5—8名,可是這部分人員的工資福利無著落。
三是治病問題難解決。盡管我鄉所有五保對象全部辦理了醫療保險,由于經費不足,老人看病費用的前期墊付資金又成敬老院管理的難題。
四是敬老院運轉經濟困難。我鄉的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敬老院既無外援又不能發展院內經濟,無法滿足配套敬老院的.運行經費。
五是思想不通不愿入院。由于一些五保老人脾氣古怪,難以合群,一些五保老人的觀念陳舊,戀家戀土,惦記著自己的一點私產,一些五保戶因敬老院人生地不熟、不自由,還有一些老人感到自己無兒無女,自卑感突出,不愿入住敬老院。
(二)幾點建議
一是在組織協調上下功夫。五保對象是農村最弱勢群體,要構建和諧社會,各級黨政組織和社會各方面要來關心他們,解決他們實際困難,保障他們生活水平。民政部門按照每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平均消費水平,根據五保供養標準不低于當地村民一般生活水平的原則,提出確定五保供養標準的指導性意見。建立五保供養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書。一把手要親自過問,分管領導狠抓落實。
二是在統一思想上下功夫。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黨和國家歷來重視農村五保供養工作,要加強對新修訂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的宣傳,讓廣大干群知曉《條例》的基本精神及其主要內容,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從維護農村穩定的大局出發,高度重視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把它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明確分工,層層落實,保證把政策落實到最基層。要加強對分散供養五保對象的溝通引導,通過組織他們參觀新敬老院、與集中供養的五保對象交流等辦法,讓他們親身感受敬老院條件的優越,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破除戀舊的思想障礙,早日加入到集中供養的行列中來。
三是在籌措資金上下功夫。新條例明確規定“農村五保供養資金,在地方人民預算中安排”。可是農村稅費改革后,由于中央政府關于五保供養的融資政策的基礎發生改變,村提留和鄉統籌被取消,導致五保資金改由財政轉移支付提供。縣財政轉移支付五保資金嚴重不足,鄉財政困難,村級集體經濟幾乎是空白,“一事一議”籌資難以執行。為此我們還是要建議縣政府要加大對五保供養的財政預算。大力發展慈善捐贈事業,廣泛募集慈善資金,增強公眾慈善意識,積極組織各類慈善捐助活動,為做好農村五保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矗衛生部門在結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用時,應針對五保對象這個特別弱勢的群體,降低報銷 “門檻”,實行“零”起付,切實解決五保對象治病難的問題。
四是在分散供養上下功夫。我國農村五保供養主要是以集中供養為輔,以分散供養為主。我們不防還是采取過去那種村供村養,也就是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由所在村組統一保障;村供親養,也就五保對象所在的村組每年給其一定的生活補助費,口糧則從五保對象所分責任田中解決。或自己耕種,或委托親友代種,或出租給他人耕種后收一定的租谷。親供親養,有二種方式:一是親友代養,也就是五保對象家中有宅基地,或有一棟好點的房子,親友想繼承,主動要求把他們代養起來。二是以田代保。五保對象所在的村組同樣分給其一分責任田,不論有無耕種能力,一切盡在責任田中。還有一種辦法是臨時救助,也就是五保對象所在的村組每年度將其列為救助對象,使他們依靠救濟金度日。
五是在發展經濟上下功夫。各鄉鎮敬老院可利用土地、水面等資源,采取種植、養殖等形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或興辦手工業等經濟實體,生產經營收入歸敬老院集體所有。要解放思想,開門辦院,在本鄉鎮五保對象應保盡保的基礎上,利用敬老院閑置資源,吸納社會上的老人到敬老院來養老,增加敬老院收入。所有收入用于加強敬老院建設和改善供養人員的生活條件,把敬老院建設成一個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好場所,確保供養對象度過幸福的一生。
另外,我鄉目前在敬老院建設過程中,還外欠20多萬元,現在因鄉財政困難,一些債主要錢心切,從維護全鄉穩定的大局出發,懇請縣政府和民政局幫助解決缺口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