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實用范文 > 繞口令

大班語言繞口令

時間:2024-07-31 03:23:37 繞口令

大班語言繞口令

  繞口令多是詼諧而活潑,節奏感較強,富有音樂效果的一個游戲活動,很多幼兒園也采用此教學,讓幼兒們更好的接受知識。下面是大班語言繞口令大全。

  畫葫蘆

  胡圖用筆畫葫蘆,

  葫蘆畫得真糊涂,

  糊涂不能算葫蘆,

  要畫葫蘆不糊涂,

  胡圖決心不糊涂,

  畫出一只大葫蘆。

  好孩子

  張家有個小英子,

  王家有個小柱子。

  張家的小英子,

  自己穿衣洗襪子,

  天天掃地擦桌子,

  王家的小柱子,

  撿到一只皮夾子,

  還給后院大嬸子。

  小英子,小柱子,

  他們都是好孩子。

  小牛賠油

  小牛放學去打球,

  踢倒老劉一瓶油,

  小牛回家取來油,

  向老劉道歉又賠油

  老劉不要小牛還油

  小牛硬要把油還給老劉,

  老劉夸小牛,

  小牛直搖頭,

  你猜老劉讓小牛還油,

  還是不讓小牛還油。

  禿丫頭

  從南來了個禿丫頭

  胳膊上挎著個破笆斗,

  里頭有堆羊骨頭,

  伸手拿骨頭,

  送在口里啃骨頭。

  地下有塊破磚頭,

  絆倒了禿丫頭,

  撒了羊骨頭。

  補褲

  一塊土粗布,

  一條粗布褲,

  哥哥屋里補布褲,

  飛針走線自己做。

  粗布褲上補粗布,

  土粗布補粗布褲,

  哥哥穿上粗布褲,

  艱苦樸素牢記住。

  藤繩掛風燈

  藤繩掛風燈,

  風更猛,

  風更增,

  燈碰藤繩藤碰燈。

  鳥和貓

  樹上一只鳥,

  地上一只貓。

  地上的貓想咬樹上的鳥,

  樹上的鳥想啄貓的毛。

  送花

  華華有兩朵紅花

  紅紅有兩朵黃花

  華華想要黃花,

  紅紅想要紅花,

  華華送給紅紅一朵紅花,

  紅紅送給華華一朵黃花。

  幼兒園大班繞口令--上樓下樓【2】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圖譜的方式學念繞口令,感受繞口令的特點。

  2、在游戲表演中體驗繞口令的趣味性。

  融合目標:初步感受繞口令的朗誦形式,體驗繞口令的趣味性。

  活動重點:通過自主閱讀圖譜的方式學念繞口令,感知繞口令的特點。

  活動難點:讀出繞口令的節奏,探索把繞口令念得快的方法。

  環境與材料創設:教學PPT,教室周圍事先貼好《上樓下樓》的繞口令。

  活動課時:1課時設計思路:

  一、選材的思考:

  【我看到的】自由活動的時候,小朋友們圍著朱佳穎在聽她念兒歌。

  平時很普通的兒歌怎么會引起這么多小朋友的興趣呢?好奇心促使我過去一探究竟。

  原來朱佳穎在念"扁擔寬、板凳長"、"打醋買布"的繞口令。

  大家都覺得繞口令很有趣,跟著朱佳穎也想學一學。

  【我想到的】繞口令作為我們中國特有的語言文化傳承至今,但現在的孩子已經很少接觸這樣的語言藝術,既然孩子們這么興趣高漲想要學習,為何不開展類似的活動,讓孩子們感受我國語言藝術的博大精深?于是,我設計了此次繞口令的活動。

  二、活動價值分析:

  "繞口令"是有意識地將一些聲、韻、調極易混同的字交叉重疊編成句子加以組合,形成一種讀起來很繞口但又妙趣橫生的語言形式。

  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藝術,繞口令對幼兒期孩子的語言及思維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它能有效地鍛煉孩子的口齒,克服口齒和語言上的發音問題;增進孩子的記憶力與快速反應能力。

  繞口令字音相近,極易混淆,要想念得既快又好,沒有清晰的思維、良好的記憶、伶俐的口齒是很難做到的。

  經常教孩子學說繞口令無疑會大大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使他們的思維更具有敏捷性、靈活性和準確性。

  在此次活動中,我打破了傳統的老師教,幼兒學的教學模式,而是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幼兒思維具體形象,一切從興趣出發,所以我為幼兒創設一個可以參與聽、說、演、玩的游戲情境,讓幼兒親身去體驗,去參與,并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邊說邊演繞口令,使學習過程變得生動而有趣,幼兒在看看、說說、聽聽、玩玩、演演中,自主地求知。

  這種將學習同幼兒的生活,玩耍融為一體,以游戲和表演的方式讓幼兒參與的形式,不僅讓幼兒學得輕松愉快,而且使幼兒產生極大的成就感,使幼兒在情感上得到求知的滿足與自豪,整個教學過程幼兒始終處于興奮狀態,積極地去探索求知。

  幼兒在教師創設的開放性的、體驗式的學習中學會繞口令后,還要引導幼兒讀出繞口令的節奏感,從而逐漸加快速度。

  每個字都要讀準咬清,決不能圖快,切記一個"慢"字,要先慢后快,循序漸進。

  讓孩子把每一個字的字音都念得準確無誤,把每一句話都說得清楚連貫,然后再逐漸加快。

  具體來說,就是指說的時候節奏適度,學的時候步步深人,練的時候融入畫面。

  三、融合教學法的運用:

  在活動中運用了一些輔助教學方法,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

  通過觀察法,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圖譜,從而理解整個繞口令的意思;通過游戲法,讓幼兒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體驗繞口令的樂趣和自主學習帶來的成功感;通過合作法,使幼兒進行合作表演,學會合作的方法,培養自控能力。

  活動流程:

  錄像導入--感知內容--活動延伸經驗回顧--操作感知--回歸生活活動過程:

  一、錄像導入,引起興趣。

  1、金老師要請你們看一段表演,看看他們是怎么表演的?聽一聽他們都在說些什么?

  2、幼兒欣賞繞口令錄像。

  3、師生共同小結繞口令的特點:把很多很相近的字,或者詞放在一起,而且內容繞口,說的時候要說的準確、清楚,速度要快。

  二、觀察圖譜,學念繞口令。

  1、感知箭頭的涵義,說說在哪里見過這樣的箭頭。

  2、將箭頭和高樓的圖片結合,讓幼兒自主閱讀和理解。

  3、一一出示"人"和"暈"的圖片,使幼兒理解。

  4、將文字和圖片相結合,運用圖譜的方式,讓幼兒感知繞口令的主要內容。

  5、小結:今天我們學的繞口令就是用圖譜的方式來念一念。

  前面的幾句要念的快,最后一句要表現出"暈"的感覺,念得慢一點。

  注:此環節讓特殊幼兒說說圖片的意思,說出簡單的單詞。

  三、幼兒自主嘗試,教師個別指導。

  請幼兒到旁邊分散練習,教師重點指導有困難的幼兒。

  注:此環節關注特殊幼兒是否能看懂圖片,說出簡單的單詞。

  四、表演分享。

  1、這首繞口令一共有幾句話?

  2、個別幼兒說說不會念的幾句,大家共同解決。

  3、請個別幼兒表演。

  4、老師用拍手打節奏的方法念出繞口令的節奏和速度,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打節奏來念一念,感受繞口令的特點。

  注:此環節關注特殊幼兒是否能傾聽同伴的表演。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造廠房【3】

  活動目標:

  1、理解繞口令"造廠房"的內容,學習念這首繞口令。

  2、明白做工作要仔細、認真,不能馬虎的道理。

  3.感知繞口令的規律,體驗繞口令的樂趣。

  活動準備:

  根據繞口令內容制作課件或圖片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圖片,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你們看, 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圖片,圖片上會有什么呢?你們想不想知道?請一位小朋友上來說一說,圖片上面會有什么?師:"小朋友在干什么?"二、運用圖片教具幫助幼兒理解繞口令的內容。

  師:開始時小芳和小林是怎樣造廠房的?有沒有造成功?為什么?后來是怎樣造廠房的?為什么成功了?

  三、練習朗誦完整繞口令師:老師呢把這造廠房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好聽的繞口令,現在你們跟著老師一起看著圖片來說一說吧!

  師:你們自己會不會說啊!你們一起來說一說吧!

  師:這首繞口令真有意思,你最喜歡繞口令里的哪一句話呢?(個別)四、帶領幼兒一起念繞口令,逐步加快速度。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棒!那現在就請小朋友們跟著節奏再來說一說!

  更多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