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實用范文 > 繞口令

大班語言繞口令教案《扁擔和板凳》

時間:2024-07-31 03:24:01 繞口令

大班語言繞口令教案《扁擔和板凳》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云范文精心整理的大班語言繞口令教案《扁擔和板凳》,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語言繞口令教案《扁擔和板凳》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朗誦繞口令的活動,體驗說繞口令的樂趣。

  2.學說繞口令,練習發清“板凳”、“扁擔”、“綁在”等詞語。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學說繞口令。

  難點:能快速、清楚的朗誦繞口令。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自制的板凳和扁擔,板凳和扁擔的小圖片放進椅套內,課件,小椅子兩把為一組,響板。

  知識準備:知道板凳寬了坐的人就多。

  活動流程:

  熱身游戲數蛋數燈——借助玩具了解用處——我說你做趣味練習,兩人一對自主學習,利用動畫突破難點,激發興趣反復練習,以小見大感悟道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點數雞蛋和臺燈。(一個蛋、兩個蛋……,一盞燈、兩盞燈……)

  2.展示幼兒利用廢舊材料自制的板凳和扁擔,了解用處。

  問:這是誰做的?用什么材料做的?(肯定幼兒真會動腦筋、手也巧。)

  問:板凳有什么用處?(可以一物多用,踩時注意安全。)什么樣的板凳坐的人多呢?(寬的板凳)

  問:扁擔有什么用處?(那么小就知道幫著家里干活了,真懂事啊!)

  二、展開

  1.游戲《我說你做》。

  玩法:先請兩人上前示范,再請全體幼兒兩兩一組邊游戲邊練習,最后請兩人上前展示(越說越快,增加興趣)

  2.幼兒動手操作,比較板凳和扁擔。

  (1)問:兩個小朋友比一比,板凳和扁擔在長度上有什么不一樣?(學說:板凳寬,扁擔長,扁擔沒有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

  (2)兩人互相練習,你說上句,我說下句,然后交換。

  (3)鼓勵幼兒上前自我展示。

  3.觀看課件,發現扁擔和板凳之間的故事。

  (1)問: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學說:扁擔要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綁在板凳上。)

  (2)集體練習后,鼓勵幼兒上前自我展示。

  4.欣賞教師的示范朗誦,了解什么叫繞口令。

  師:剛才我們說的這段叫繞口令,繞口令是把一些繞口的詞放在一起快速的一口氣說完,很有意思很有趣。但是怎樣才能說得不錯不斷,又快又清楚呢?請小朋友帶著這個問題去試著說說板凳寬的這個繞口令,一邊練習一邊就能找到答案了。

  5. 激發幼兒興趣,合作練習大膽展示。

  (1)伴隨rap節奏進行練習,增加說的樂趣。逐漸加快速度增加難度挑戰,激發男、女小朋友比賽的愿望和熱情。

  (2)問:怎樣才能說得不錯不斷,又快又清楚?小結:下功夫、不放棄,功到自然成。任何事情,只要認真去做,肯定能成功。

  三、結束

  全體幼兒上前給客人老師展示。

  附:繞口令《扁擔和板凳》

  板凳寬,扁擔長,

  扁擔沒有板凳寬,

  板凳沒有扁擔長。

  扁擔要綁在板凳上,

  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

  扁擔偏要綁在板凳上。

  活動反思:

  繞口令對于孩子們來說,接觸的非常少,但它特有的快節奏的朗誦,使幼兒非常的感興趣。對于孩子們初學來說《扁擔和板凳》比較簡短容易接受。在活動中,我發現小朋友都表現的很認真,整個活動下來基本上能夠把繞口令朗誦下來,這為最后的朗誦比賽環節奠定了基礎。我給小朋友們出示的圖文并茂的繞口令字卡非常實用,孩子們朗誦的時候不用兩邊看,而且掌握的非常好。活動中,我為幼兒準備的實物教具扁擔和板凳,也是一個比較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