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簡單搞笑繞口令
經(jīng)常說繞口令能夠鍛煉我們的口才,改正我們的發(fā)音,同時(shí)還能作為游戲,增加朋友間的樂趣。以下是云范文整理的經(jīng)典簡單搞笑繞口令,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jīng)典簡單搞笑繞口令1
肥混肥
黑肥混灰肥,灰肥混黑肥。
黑肥混灰肥,黑肥灰又黑。
黑肥混灰肥,肥比黑肥灰。
灰肥混黑肥,肥比灰肥黑。
背水杯
貝貝背水杯,水杯貝貝背。
貝貝背水杯背背水杯。
水杯貝貝背,貝貝背水杯。
描廟
東描廟,西描廟,左描廟,右描廟,調(diào)轉(zhuǎn)頭來描描廟。
前描廟,后描廟,這一描,那一描,描得判官滿臉毛。
雕和簫
一把雕刀,雕出好簫。
刀是小雕刀,簫是玉屏簫。
好簫出好調(diào),簫靠好刀雕,刀要藝巧高。
慢表
表慢,慢表,慢表慢半秒。
慢半秒,撥半秒,撥過半秒多半秒;
多半秒,撥半秒,撥過半秒少半秒。
撥來撥去是慢表,慢表表慢慢半秒。
捆蔥繩
昆昆捆蔥繩,蔥繩捆得松。
繩松蔥捆松,捆松捆漏蔥。
昆昆拾蔥捆蔥繩,捆緊蔥繩不掉蔥。
彎彎丘斑斑鳩
彎前彎后彎彎丘,
彎丘彎角里躲著個(gè)斑斑鳩。
有個(gè)彎背的彎老頭兒,
在彎丘彎角里彎腰撿了個(gè)彎磚頭。
彎老頭彎里投磚頭,
專打彎丘彎角里那個(gè)斑斑鳩。
誰也不服管
蘇州玄妙觀,東西兩判官,
東判官姓潘,西判官姓管,
管判官要管潘判官,潘判官要管管判官,
鬧得誰也不服管。
指示燈
十字路口指示燈,
紅黃綠色分得清。
綠燈行,紅燈停。
紅燈停,綠燈行。
蜻蜓青萍分不清
蜻蜓青,青浮萍,
青萍上面停蜻蜓,
蜻蜓青萍分不清。
別把蜻蜓當(dāng)青萍,
別把青萍當(dāng)蜻蜓。
經(jīng)典簡單搞笑繞口令2
金瓜瓜,銀瓜瓜,
瓜棚里面結(jié)瓜瓜。
瓜瓜熟,落下來,
打著坐著的`小娃娃。
小娃娃瞪瓜瓜,
要打瓜瓜打不著,
哭著叫媽媽。
媽媽抱娃娃,
手指大瓜瓜
瓜瓜笑娃娃。
大南瓜,大南瓜,
妞妞摘瓜送小丫,
小丫家里也有瓜。
小妞的瓜,
小丫的瓜,
各個(gè)都是圓又大。
棒棒
金棒棒,銀棒棒,
家家院院堆棒棒。
金棒棒是黃玉米,
銀棒棒是白玉米。
白玉米棒棒放銀光,
黃玉米棒棒放金光。
金棒棒,銀棒棒,
家家戶戶糧滿倉。
八朵花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八個(gè)娃娃樹下畫花。
桃花杏花梨花李花,
菊花梅花荷花蘭花。
蜘蛛拉網(wǎng)
蜘蛛拉蛛網(wǎng),
蓋小房來造小床,
網(wǎng)兒一張張,
床兒一張張,
房兒一幢幢,
張張幢幢都是網(wǎng)。
經(jīng)典簡單搞笑繞口令3
1、《四和十》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誰說四十是"細(xì)席",他的舌頭沒用力;
誰說十四是"適時(shí)",他的舌頭沒伸直。
認(rèn)真學(xué),常練習(xí),十四、四十、四十四。
2、《施史氏嗜獅》
誓食十獅。是時(shí),十獅適市,氏視十獅,十獅逝。氏拾十獅尸,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視十獅:是十石獅尸!
3、《哥哥弟弟》
哥哥弟弟門前坐,門前有條寬寬的河。河里有只白白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鵝過河還是河渡鵝。四是四。拾是拾。拾四是拾四。四拾是四拾。
4、《八十八歲公公門前有八十八棵竹》
八十八只八哥要到八十八歲公公門前的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
八十八歲公公不許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
八十八歲公公打發(fā)八十八個(gè)金弓銀彈手去射殺八十八只八哥,
不許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歲公公門前的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
5、《張伯伯》
張伯伯,李伯伯,餑餑鋪里買餑餑,
張伯伯買了個(gè)餑餑大,李伯伯買了個(gè)大餑餑。
拿回家里喂婆婆,婆婆又去比餑餑
也不知是張伯伯買的餑餑大還是李伯伯買的`大餑餑
6、《老六放牛》
柳林鎮(zhèn)有個(gè)六號(hào)樓,劉老六住在六號(hào)樓。
有一天,來了牛老六,牽著六只猴;
來了侯老六,拉了六頭牛;
來了仇老六,擔(dān)了六簍油;
來了尤老六,背了四匹綢。
牛老六、侯老六、仇老六、尤老六,
住上劉老六住的六號(hào)樓。
半夜里,牛抵猴,猴斗牛,
撞倒了仇老六的油,
油壞了尤老六的綢。
仇老六拉起牛老六要賠油,
尤老六拉著侯老六要賠綢,
牛老六怨侯老六的牛,
侯老六怨牛老六的猴。
7、《瘸子和矬子》
南面來了個(gè)瘸子,腰里別著個(gè)橛子,
北邊來了個(gè)矬子,肩上挑著擔(dān)茄子。
別橛子的瘸子要用橛子換挑茄子的矬子的茄子,
挑茄子的矬子不給別橛子的瘸子茄子。
別橛子的瘸子抽出腰里的橛子打了挑茄子的矬子一橛子,
挑茄子的矬子拿起茄子打了別橛子的瘸子一茄子。
8、《馬大哈》
馬大媽的兒子叫馬大哈,
馬大哈的媽媽叫馬大媽。
馬大媽讓馬大哈買麻花,
馬大哈給馬大媽買西瓜。
馬大媽叫馬大哈割芝麻,
馬大哈給馬大媽摘棉花。
馬大媽告訴馬大哈,
以后不能再馬大哈,
馬大哈不改馬大哈,
馬大媽就不要馬大哈。
9、《喇嘛與啞巴》
打南邊來了個(gè)啞巴,腰里別了個(gè)喇叭;
打北邊來了個(gè)喇嘛,手里提了個(gè)獺犸。
提著獺犸的喇嘛要拿獺犸換別著喇叭的啞巴的喇叭;
別著喇叭的啞巴不愿拿喇叭換提著獺犸的喇嘛的獺犸。
不知是別著喇叭的啞巴打了提著獺犸的喇嘛一喇叭;
還是提著獺犸的喇嘛打了別著喇叭的啞巴一獺犸。
喇嘛回家燉獺犸,啞巴嘀嘀噠噠吹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