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實用范文 > 繞口令

史上最難最變態繞口令

時間:2024-07-31 04:42:58 繞口令

40條史上最難最變態繞口令

  超難超難繞口令,每個人都會說上幾個。不過今天被這些超難超難繞口令弄得是一個頭兩個大,精神崩潰中,大人覺得這些可是史上最難的超難超難繞口令,尤其是最后幾個,簡直讓人生無可戀,想要瞬間狗帶。接下來云范文為你帶來40條史上最難最變態超難超難繞口令,希望對你有幫助。

  超難超難超難繞口令第一關

  1、扁擔長,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沒有板凳寬。扁擔要綁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

  2、大花碗里扣個大花活蛤蟆。

  3、化肥會揮發

  4、白果打白布,白布包白果, 白果恨白布, 白布打白果, 白果打白布。

  5、牛郎戀劉娘,劉娘念牛郎,牛郎牛年戀劉娘,劉娘年年念牛郎,郎戀娘來娘念朗,念娘戀郎,念戀娘郎!

  超難超難超難繞口令第二關

  6、南邊來了他大大伯子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 北邊來了他二大伯子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 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咬了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一口; 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也咬了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一口。不知是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先咬了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還是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先咬了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

  7、黑化肥發灰,灰化肥發黑

  8、天上一顆星,地下一塊冰, 屋上一只鷹,墻上一排釘。 抬頭不見天上的星,乒乓乒乓踏碎地下的冰, 啊噓啊噓趕走了屋上的鷹,唏哩唏哩拔掉了墻上的釘。

  9、八十八歲公公門前有八十八棵竹, 八十八只八哥要到八十八歲公公門前的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 八十八歲公公不許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 八十八歲公公打發八十八個金弓銀彈手去射殺八十八只八哥, 不許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歲公公門前的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

  10、嘴說腿,腿說嘴, 嘴說腿愛跑腿, 腿說嘴愛賣嘴。 光動嘴不動腿, 光動腿不動嘴, 不如不長腿和嘴。

  超難超難超難繞口令第三關

  11、九月九,九個酒迷喝醉酒。九個酒杯九杯酒,九個酒迷喝九口。喝罷九口酒,又倒九杯酒。九個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杯酒,酒九口,喝罷九個酒迷醉了酒。

  12、打南邊來了個啞巴,腰里別了個喇叭; 打北邊來了個喇嘛,手里提了個獺犸。 提著獺犸的喇嘛要拿獺犸換別著喇叭的啞巴的喇叭; 別著喇叭的啞巴不愿拿喇叭換提著獺犸的喇嘛的獺犸。 不知是別著喇叭的啞巴打了提著獺犸的喇嘛一喇叭; 還是提著獺犸的喇嘛打了別著喇叭的啞巴一獺犸。 喇嘛回家燉獺犸; 啞巴嘀嘀噠噠吹喇叭。

  13、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尸,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室。石室拭,氏始試十獅尸,食時,始識是十獅尸,實十石獅尸。試釋是事。

  14、哥哥挎筐過寬溝, 快過寬溝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 瓜滾筐扣哥怪狗。 八百標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邊跑, 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15.哥哥弟弟坡前坐, 坡上臥著一只鵝, 坡下流著一條河, 哥哥說:寬寬的河, 弟弟說:白白的鵝。 鵝要過河, 河要渡鵝。 不知是鵝過河, 還是河渡鵝。

  超難超難超難繞口令第四關

  16、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誰能分得清,請來試一試。

  17、黑化肥發灰會揮發;灰化肥揮發會發黑

  18、夾著火車上皮包。 回頭一看人咬狗。 拿起狗來打石頭, 又怕石頭咬著手。 斷頭臺倒吊短單刀, 歹徒登臺偷單刀, 斷頭臺塌盜跌倒, 對對單刀叮當掉。

  19、有個小孩叫小杜, 上街打醋又買布。 買了布,打了醋, 回頭看見鷹抓兔。 放下布,擱下醋, 上前去追鷹和兔, 飛了鷹,跑了兔。 灑了醋,濕了布。

  20、樹下蹲條狗。 猴跳下來撞了狗, 狗翻起來咬住猴, 不知是猴咬狗, 還是狗咬猴。

  超難超難超難繞口令第五關

  21、一個半罐是半罐,兩個半罐是一罐;三個半罐是一罐半,四個半罐是兩罐;五個半罐是兩罐半,六個半罐是三滿罐;七個、八個、九個半罐,請你算算是多少罐。

  22、黑化肥揮發發灰會花飛;灰化肥揮發發黑會飛花

  23、營房里出來兩個排,直奔正北菜園來,一排澆波菜,二排砍白菜。剩下八百八十八棵大白菜沒有掰。一排澆完了波菜,又把八百八十八棵大白菜掰下來;二排砍完白菜,把一排掰下來的八百八十八棵大白菜背回來。

  24、山上住著三老子,山下住著三小子,山腰住著三哥三嫂子。 山下三小子,找山當腰三哥三嫂子,借三斗三升酸棗子, 山當腰三哥三嫂子,借給山下三小子三斗三升酸棗子。 山下三小子,又找山上三老子,借三斗三升酸棗子, 山上三老子,還沒有三斗三升酸棗子,只好到山當腰找三哥三嫂子, 給山下三小子借了三斗三升酸棗子。過年山下三小子打下酸棗子, 還了山當腰三哥三嫂子,兩個三斗三升酸棗子。

  25、三月三,小三去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濕了三件衫。小三山上大聲喊:“離天只有三尺三!”

  超難超難超難繞口令第六關

  26、八只小白兔,住在八棱八角八座屋。八個小孩要逮八只小白兔,嚇得小白兔,不敢再住八棱八角八座屋。

  27、黑灰化肥會揮發發灰黑諱為花飛;灰黑化肥會揮發發黑灰為諱飛花

  28、六十六歲的陸老頭,蓋了六十六間樓,買了六十六簍油,養了六十六頭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楊柳。六十六簍油,堆在六十六間樓;六十六頭牛,扣在六十六棵垂楊柳。忽然一陣狂風起,吹倒了六十六間樓,翻倒了六十六簍油,折斷了六十六棵垂楊柳,砸死了六十六頭牛,急煞了六十六歲的陸老頭。

  29、石小四,史肖石,一同來到閱覽室。石小四年十四,史肖石年四十。年十四的石小四愛看詩詞,年四十的史肖石愛看報紙。年四十的史肖石發現了好詩詞,忙遞給年十四的石小四,年十四的石小四見了好報紙,忙遞給年四十的史肖石。

  30、柳林鎮有個六號樓,劉老六住在六號樓。有一天,來了牛老六,牽了六只猴;來了侯老六,拉了六頭牛;來了仇老六,提了六簍油;來了尤老六,背了六匹綢。牛老六、侯老六、仇老六、尤老六,住上劉老六的六號樓,半夜里,牛抵猴,猴斗牛,撞倒了仇老六的油,油壞了尤老六的綢。牛老六幫仇老六收起油,侯老六幫尤老六洗掉綢上油,拴好牛,看好猴,一同上樓去喝酒。

  超難超難超難繞口令第七關

  31、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32、黑灰化肥灰會揮發發灰黑諱為黑灰花會飛;灰黑化肥會會揮發發黑灰為諱飛花化為

  33、出八十八二十八,八個小孩兒把蘿卜拔,你也拔,我也拔,看誰拔得多,看誰拔得大。你拔得不多個兒不小,我拔得不少個兒不大。一個蘿卜一個坑兒,算算多少用車拉,一個加倆,倆加仨,七十二個加十八, 拿個算盤打一打,一百差倆九十八。

  34、九月九,九個酒迷喝醉酒。九個酒杯九杯酒,九個酒迷喝九口。喝罷九口酒,又倒九杯酒。九個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杯酒,酒九口,喝罷九個酒迷醉了酒。

  35、一葫蘆酒九兩六,一葫蘆油六兩九。六兩九的油,要換九兩六的酒,九兩六的酒,不換六兩九的油。

  超難超難超難繞口令第八關

  36、九十九頭牛,馱著九十九個簍。每簍裝著九十九斤油。牛背油簍扭著走,油簍磨壞簍漏油,九十九斤一個簍,還剩六十六斤油。你說漏了幾十幾斤油?

  37、黑化黑灰化肥灰會揮發發灰黑諱為黑灰花會回飛;灰化灰黑化肥會會揮發發黑灰為諱飛花回化為灰

  38、公園有四排石獅子,每排是十四只大石獅子,每只大石獅子背上是一只小石獅子,每只大石獅子腳邊是四只小石獅子,史老師領四十四個學生去數石獅子,你說共數出多少只大石獅子和多少只小石獅子?

  39、老龍惱怒鬧老農,老農惱怒鬧老龍。農怒龍惱農更怒,龍惱農怒龍怕農。

  40、七巷一個漆匠,西巷一個錫匠。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錫匠的錫,西巷錫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七巷漆匠氣西巷錫匠用了漆,西巷錫匠譏七巷漆匠拿了錫。

史上最難最變態繞口令1

  關于超難繞口令的產生,可以追尋到5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古籍中僥幸保存下來的《彈歌》“晰竹,續竹,飛土”,相傳為黃帝時所作。據考證,這是比較接近于原始形態的歌謠,其中,已經有了超難繞口令的基本成分——雙聲疊韻詞。由此推想,很可能在文字出現以前,超難繞口令就已經萌動于中國勞動百姓的口頭語言之中了。

  隨著語言文字的形成和發展,大家的祖先越來越注意漢字字音前后各部分的異同現象,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雙聲疊韻詞。這些雙聲疊韻的關系,處理不好,很容易纏繞混淆;處理好了,又可以產生不同凡響的音韻美。這使得一些人想到尋找規律,練習發音,訓練口頭表達。于是,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把一些聲韻相同的字組合在一起,故意兜圈子,繞彎子,連續成句子,教兒童念、誦。其中一些音韻響亮而又拗口、詼諧風趣的句子,不僅兒童喜歡,不少青年人也很喜歡。這樣,一個人唱出或幾個人唱和,就在百姓群眾中耳口相傳,流傳開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又不斷修改、加工、充實、完善,使超難繞口令更近似于一首首幽默詼諧的歌謠,更加妙趣橫生。至于誰是超難繞口令的具體作者和修改者,人們根本沒有留意。因此,也就無所謂哪首超難繞口令是哪個人的作品了。

  由于超難繞口令的逐步完善,在百姓群眾中日漸流傳,一些接近下層百姓的文人也開始注意這一通俗的文藝形式。稍后于屈原的楚國作家宋玉,就曾經把雙聲疊韻的詞匯引進了詩歌創作的殿堂。長篇政治抒情詩《九辯》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大量采用了聲韻相通的詞,使得語句音節錯綜變化,讀來音韻諧美,情味悠長。這無疑大大擴展了超難繞口令的地位和影響。不少文人還在喝茶飲酒的時候,即興編上幾句,當作酒令,或者教給兒童念誦。保留至今的古代超難繞口令,差不多都是文人模擬中國民間超難繞口令作的。

  而且,大家還可以看到唐代詩人溫庭筠在1000多年前的《李先生別墅望僧舍寶剎作雙聲詩》:“犧息消心象;檐楹溢艷陽,簾櫳蘭露落,鄰里柳林涼,高閣過空谷,孤竿隔古崗,潭庭月淡蕩,仿佛復芬芳?!彼未笪膶W家蘇軾作過《吃語詩》(“散居劍閣隔錦官”),明代文學家高啟作過《吳宮詞》(“筵前憐嬋娟”)。從內容上看,這些超難繞口令大都是酒足飯飽之余的乘興消遣之作,沒有多少價值,從、形式上看,幾乎都是咬文—嚼字的文字游戲,書卷氣濃重,晦澀難懂,最廣大的下層民眾和少年兒童只有敬而遠之。這大大影響了超難繞口令的語言價值和文學價值,影響了超難繞口令的普及和提高。關于古代的超難繞口令,明代文學家謝肇涮所撰的《文海披沙》卷五,曾作過一些記載。

  另一方面,中國民間流傳的繞口  令保持和發揚了超難繞口令的通俗淺顯的`特點,越來越完善,并且被搜集整理出來。清朝末年,意大利駐中國的官員韋大利搜集的《北京兒歌》(1896年出版,英漢對照本)中,就有超難繞口令《玲瓏塔》。何德蘭搜集的《孺子歌圖》中,也有繞口《禿丫頭》。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后,中國現代文學越來越接近下層百姓,隨之而起的兒童文學也逐漸成為文藝大軍的一個支隊,這為超難繞口令的發展又開辟了一條道路。但;由于社會意識和創作者思想的局限,不少超難繞口令的基調還是很低的。例如《螺螄和騾子》:“胡子擔了一擔螺螄,駝子騎了一匹騾子。胡子的螺螄撞了駝子的騾子,駝子的騾子踩了胡子的騾螄。胡子要駝子賠胡子的螺螄,駝子要胡子賠駝子的騾子。胡子罵駝子,駝子打胡子,螺螄也爬到騾子頭上去啃鼻子?!边@反映了舊社會“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社會意識,反映了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利害關系。新中國建立后,超難繞口令的思想內容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例如20世紀60年代流傳的超難繞口令《賠缽缽》:“你婆婆借給我婆婆一個缽缽,我婆婆打爛了你婆婆的缽缽。我婆婆買來一個缽缽,還給你婆婆。你婆婆說什么也不要我婆婆賠缽缽,我婆婆硬要把買來的缽缽還給你婆婆。”這就反映了60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滿了新的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