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實用范文 > 歇后語

諧音類歇后語

時間:2024-07-31 16:01:44 歇后語

諧音類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謎,來看下面:

諧音類歇后語

  土地爺坐秤盤--志誠(自稱)

  土地爺坐班房--勞(牢)神了

  土地爺洗臉--失(濕)面子

  土地爺掉井--勞(撈)不起大駕

  土地老爺的內臟--實(石)心實(石)腸

  土地老爺穿素--白跑(袍)

  土杏兒--苦孩(核)子

  土蠶鉆進花生殼--假充好人(仁)

  下雨天不打傘--吝嗇(淋濕)

  下雨天出太陽--假情(晴)

  下雨天不戴帽--臨(淋)到頭上

  丈二寬的褂子--大搖(腰)大擺

  上雞窩摔筋頭--笨(奔)蛋

  山上滾石頭--實(石)打實(石)

  山頭上吹喇叭--名(鳴)聲遠揚

  山西的胡桃--瞞人(滿仁)

  山溝里敲鼓--回想(響)

  千年的枯廟--沒聲(僧),(據說這里觀廟的多,念經的少?)

  門神里卷灶神--話(畫)里有話(畫)

  門神老爺吃甘蔗--指教(紙嚼)

  馬背上打掌子--離題(蹄)太遠

  三十年的紡織娘--老油(蚰)嘴,(評評粘網的老蚰蚰如何?)

  三個錢買個牛肚子--盡吵(草),(這牛屎鋪里肚子不好

  的大有人在)

  三個菩薩堂--妙妙妙(廟廟廟)

  三尺長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對許多話題深有此感)

  三毛加一毛--時髦(四毛)

  三月的楊柳--分外青(親)

  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時)人

  大車拉煎餅--貪(攤)的多

  大麥掉在亂麻里--忙(芒)無頭緒

  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補廟)

  土地爺坐秤盤--志誠(自稱)

  土地爺坐班房--勞(牢)神了

  土地爺洗臉--失(濕)面子

  土地爺掉井--勞(撈)不起大駕

  土地老爺的內臟--實(石)心實(石)腸

  土地老爺穿素--白跑(袍)

  土杏兒--苦孩(核)子

  土蠶鉆進花生殼--假充好人(仁)

  下雨天不打傘--吝嗇(淋濕)

  一條腿的褲子--成了群(裙)

  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

  一輩子做寡婦--老手(守),(網上的“終身寡婦”都有

  些誰?)

  二十五兩--半瘋(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二胡琴--扯扯談談(彈彈),(就象網上的“國共”、“

  統獨”大戰)

  十二個時辰占三個字--身(申)子虛(戌)

  十八歲的宮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錢掉了一文--久聞(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葉--誰來睬(采)你,(對付硝煙誘餌的最好辦法)

  八十歲的老太打哈欠--一望無涯(牙)

  八月的核桃--擠滿了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