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生作文 > 中考滿分作文

中考滿分作文

時間:2023-10-13 19:51:07 中考滿分作文

【精品】中考滿分作文集錦4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云范文為大家整理的中考滿分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中考滿分作文集錦4篇

中考滿分作文1

  有一種植物,它沒有美麗馥郁的花朵,亦無嬌小惹人憐愛的身軀,而它,卻高居于“四大君子”之中,它就是竹。竹的美麗,藏在它的心底。

  竹身挺拔修長,竹枝卻柔軟纖弱,剛柔相濟,更增加了竹的秀美。而短劍似的竹葉卻別有一番韻致。有的翹首望天,傲立于枝頭;有的則俯視大地,斂容沉思。不羈中多了一份飄逸,放縱間添了一些清雅。錯落有致,漏下斑駁的陽光。然而,竹真正的美,不在于形,在于它的品格。當狂風刮過竹林時,竹枝在風中掙扎,竹葉在風中翻卷。然而風刮過之后,竹又恢復常態,風采依舊。那種堅韌不屈的品格讓人肅然起敬。所以,這樣真正的美,是要用心去品味的。而竹迎春出筍,過夏溢翠,經秋傲霜,臨冬不凋,一年四季青翠如故,也正因為這樣,它也被列為“歲寒三友”之一。但我最敬佩竹的是它的謙遜與大度。

  竹中空,內心是空凈的純無塵滓。它謙虛,與世無爭,永遠只愿與山林為伍,在那青山秀水間尋得一片心靈的凈土,坦蕩閑散,逍遙自得。它不與百花爭艷,亦不與魚草為群。它保持著一份清高,一份瀟灑。“待思禪心共竹閑,任他流水向人間”,和平安寧,竹是具有禪意的。秀頎堅毅,而又不失飄逸灑脫。

  所以竹,你藏在心底的那份美麗,我讀懂了。

中考滿分作文2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學生也許每日只需扎進課本,“兩耳不聞窗外事”,父母也常說,只要考進大學,就不愁沒有飯吃。因而,那時的中學生書包一天比一天沉,眼鏡片一天比一天厚,整日掙扎于枯燥的公式里,只為熬過考試。

  可事實上,像這樣學出來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多半沒有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只會死守教條,毫無應變能力。經濟體制一改革,“鐵飯碗”被打破,他們就成批成批地失業了,只能再學習,尋找再就業的機會。究其根源,原因至少有三點。第一,是學生、家長的觀念陳舊,從未考慮創新的價值,認為只要死讀課本就夠了。事實上,中國現代150年來,正是這一思想作祟,才逐漸落后于西方。第二,教育體制的陳舊,過去一味強調應試教育,大大扼殺學生的創新機會,以致培養的學生不能適應新社會的要求。第三,是整個社會環境的價值導向有偏差。認為好學生就是“高分”,一味追求片面成績,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造成“高分低能”。正因為這些,國家也看到教育的問題,大膽而及時地改革,“減負”出臺,創新教育的推行,都反映出社會對中學生新的要求。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首要的就是要富有創造性,要培養創新精神。事物的更新,歷史的推進都離不開創新。國家的發展,民族的興旺都離不開創新。創新能帶來鮮活的動力,能掃除迂腐的陳見,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課本是基礎,扎實的課堂學習是孕育創新的搖籃。有了一些知識和思維方法,我們才能去思考去創造。每年,全國都有數千件發明出自中學生之手,這正是他們創造的結晶,且不論其自身的價值,這種創新意識正是社會大力提倡的。20世紀初,熱血沸騰的中國青年發動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吹響時代進步的號角。我們處在2l世紀之初,應繼承這種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精神,在學習中培養創新精神,在以后工作中創造更大的價值。

  創新,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是我們發展的靈魂。我們要抓住時代給我們的機遇,運用我們的聰明才智,自主地去創造,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嘗試,都會讓我們體會到創新的樂趣。我們要讓創新成為新時代中學生的“形象代言人”。

中考滿分作文3

  機遇,可以使人才干得以發揮,可以使人精神大振,春風得意,的確有著無比誘人的魅力。但是,它的胸懷并不曠達,要讓更多的人獲得它,只有也只能依靠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讓。這就是我通過一件事得到的對于機遇的粗淺認識。

  那是今年春天。

  “喜訊,喜訊”同桌小芳揚著一張報紙邊喊邊跑進教室。

  “你咋呼啥?好事也讓你給咋呼跑了。”

  “我的老同學,你施展才華的時候到了,快看!”

  “全市作文大獎賽!”接過報紙,我也差點喊出聲來,“真有你的,太謝謝你啦”。

  “甭客氣,大作家,快醞釀醞釀感情吧!”

  我一看具體要求,高興勁消了大半。通知要求每校挑選一名學生參加,可一班的陳紅,作文多次獲獎,還不斷有文章見報,要推選一個,不是她還是誰啊!——哎?!我從現在起就不動聲色地著手準備,再讓我爸爸跟校長……她也許還不知道大賽這碼子事呢。上帝保佑,千萬不要讓她知道。于是我又臉貼臉地跟小芳耳語了幾句。

  “你的臉好燙啊!”

  “你看,又咋呼了不是?”

  “哈哈……”

  “嘻嘻……”

  第三天下午放學回家,老遠看見陳紅站在校門口,我趕忙低下頭走去。“××請你稍停一下,我有話要跟你說。”我猶豫了一下,停下來。陳紅說:“市里舉行作文大賽,我向學校推薦了你,你不怪我‘先斬后奏’吧?”“什么?”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猛地抬起頭來,“你……你讓給我了?”她笑笑說:“我反復考慮過了,還是你合適。祝你成功!”說著,她一把抓住我的手,她的手是那樣的寬厚,那樣的有力,那樣的溫暖……

  兩個月后,大賽揭曉,我的《慚愧》慚愧地得了二等獎,老師同學愈是表揚羨慕,我愈是不安,盡管同桌小芳一再拿“理解”勸慰。我終于鼓起勇氣找到陳紅,道歉說:“我對不起你……讓你失去了這么好的機遇。”陳紅笑笑說:“怎么能這樣說呢?應該說我倆都擁有、把握了這次機遇,難得的是咱校又多了個獲獎者。”

  可不是嘛,這次作文大賽,如果陳紅同學當仁不讓,她定能獲獎,對她來說,無疑是一次機遇。可是,她的謙讓,不但發揚光大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且使我受到深刻教育,同學們受到莫大鼓舞,學風校風為之大振,這,于我于她于大家,又何嘗不是機遇?

中考滿分作文4

  無需華麗辭藻的誘惑,無需奔死相告的盛名,只是一縷飄香,和著臨街的騎樓外玉蘭浮動的幽香,游進小巷的深處。

  剛還鬧著回家吃宵夜的你陡然停下腳步,隔著一縷飄香的距離,抽動鼻翼深吸了一口氣,盯著巷弄深處燈火通明的小小店鋪,對我嚷嚷:"走哇走哇,我們去吃沙茶面吧。"

  拐過滿目的座無虛席,你興奮不已地端著熱乎乎的沙茶面,踏著狹隘的樓梯擠到二樓的小角落就座。沙茶紅亮的.湯色映著臉龐,顧不得吹一口氣,便撈起油面"吸溜"一聲。我寵溺地看著你大快朵頤,一邊娓娓道來一段有關沙茶面的故事——————

  "百年以前廈門人以捕魚為生,普陀寺山腳下的一戶人家,男人出海失蹤,留下母子相依為命;小兒子也橫遭不幸,老母親徹夜憂嘆,眼睛都哭瞎了……沒想到被印尼商船幸運搭救的兒子在距離幾年之后,帶著當地調味用的沙茶粉,跨越千里距離輾轉回到了久違的家。

  小伙子這才知道老母親這些年歷經了多少磨難,不僅雙目失明,還因為過度操勞而喪失味覺……小伙子含淚,千方百計為母親制作美食試圖喚醒母親的味覺,然而徒勞無功……,直到一日小伙子記起來母親愛吃花生,便把花生碾碎成粉末摻進油面中,又突發奇想把沙茶粉倒進湯里熬煮,不料母親竟為此美味而激動潸然

  。小伙子提筷淺嘗,驚喜地發現這碗無意做好的面條不僅治愈了母親的味疾,還十分美味。小伙子忙了三天三夜煮好一大鍋面分享給全村人,以答謝鄉親們在他離開家時對老母的照顧,村民們都贊不絕口。從此為了生計,小伙子每日煮面給捕魚歸來的村民們,大家則給他一筐筐魚作為交易。從此,沙茶面延傳開來……"

  你頜首,小口小口啜起了沙茶那鮮美醇厚的湯。那由豬大骨、整只雞以及魚頭等熬制的高湯,加入鮮香微甜的沙茶醬,青綠的韭菜沫兒,翻炒至金黃的大腸,濃稠的湯底在唇齒間游走,帶著哀而不傷的感動緊緊抵住喉嚨,像是羈旅太久的靈魂重還故里的潸然,像是漁村男子在灶前掌勺的每一個夜晚,像是家中為晚歸的人兒永遠點亮的燭影與熱好的飯菜……帶著百年積淀的味道,帶著血脈中歸宿的心安。那騰騰熱氣裹著你的每一寸肌膚,那微微辛辣充斥你的每一只味蕾,讓你不禁回味普陀母子的故事,意猶未盡地砸吧著嘴,拿起紙巾擦拭吃得油光發亮的嘴角。

  "噢",你感嘆,"平凡的孝心與團聚的幸福竟能創造出讓人重獲味覺的奇跡。這只是傳說吧?簡直不可思議。"

  "不",我笑答,這就是家人間情誼感天動地的魔力啊。"

  紫檀色的黃昏點亮了當夜一街的霓虹,陌生的音容笑貌與你擦肩而過,湮滅在身后的紛繁里。跨越著一縷飄香的距離,你大步流星,行色匆匆,向著名為"家"的港灣,你深知在晴朗的夜幕中,在莫測的困苦前,那里總有一扇門為你打開,那里總有一方燈為你點亮,那里總有一碗面為你飄香,所以無論何時,無論與家相距距離萬水千山,你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