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產財務 > 可行研究報告

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23-04-22 08:05:52 可行研究報告

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研究項目是否可行的上報文件。下面是云范文整理的關于醫療設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

  醫療設置可行性報告一

  項目名稱:醫療機構設置審批

  一、依據

  《行政許可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暫行管理辦法》、《香港和澳門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獨資醫院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國發〔2014〕50號)、《北京市醫療機構許可管理辦法》等。

  二、受理范圍

  1.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香港和澳門服務提供者設置的醫療機構、通用名稱為“中心”的醫療機構、醫學檢驗所、國務院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未明確標準的醫療機構、床位在100張以上的綜合醫院、床位在100張以上的專科醫院、床位在100張以上的護理院、康復醫院、療養院等,由區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初審后,報市衛生計生委審批。

  2.中外合資、合作中醫醫療機構、香港和澳門服務提供者設置的中醫醫療機構、通用名稱為“中心”的中醫醫療機構、床位在100張以上的中醫醫療機構(含中醫綜合性醫院、中醫專科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民族醫醫院),由區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初審后,報市中醫管理局審批。

  3.其他醫療機構,由區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審批,在核發《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的同時報市衛生計生委,其中中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療機構報市中醫管理局。

  三、提交材料

  申請設置醫療機構,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設置醫療機構申請書一式1份(樣式見附件1)。

  2.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1)申請單位名稱、基本情況以及申請人姓名、年齡、專業履歷、身份證號碼;

  (2) 所在地區的人口、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概況;

  (3) 所在地區人群健康狀況和疾病流行以及有關疾病患病率;

  (4) 所在地區醫療資源分布情況以及醫療服務需求分析;

  (5) 擬設醫療機構的名稱、選址、功能、任務、服務半徑;

  (6) 擬設醫療機構的服務方式、時間、診療科目和床位編制;

  (7) 擬設醫療機構的組織結構、人員配備;

  (8) 擬設醫療機構的儀器、設備配備;

  (9) 擬設醫療機構與服務半徑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的關系和影響;

  (10) 擬設醫療機構的污水、污物、糞便處理方案;

  (11) 擬設醫療機構的通訊、供電、上下水道、消防設施情況;

  (12) 資金來源、投資方式、投資總額、注冊資金(資本);

  (13) 擬設醫療機構的投資預算;

  (14) 擬設醫療機構五年內的成本效益預測分析。

  3. 選址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1)選址的依據;

  (2)選址所在地區的環境和公用設施情況;

  (3)選址與周圍托幼機構、中小學校、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布局的關系;

  (4)占地和建筑面積。

  4. 建筑設計平面圖(標明比例、面積、房屋用途等)。

  5.方位圖(應詳細具體,圖文并茂,標明地理位置及顯著地標)

  6.醫療機構房屋土地使用的證明材料(包括房屋或土地產權及使用方面的證件、證明和協議等)。

  7.設置單位或設置人的資信證明(指銀行出具的資信證明,政府辦醫療機構應提交財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或文件,樣式見附件2)。

  8.設置醫療機構所在地居(村)委會或物業管理部門出具的醫療機構設置意見;其中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應同時由所在街道辦事處及社區居委會出具意見(樣式見附件3)。

  9.設置單位或設置人符合申請條件的聲明(包含法人單位和個人不屬于《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所列情形的聲明,樣式見附件4),并附設置單位法人證書或設置人身份證明,設置診所的個人還應附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

  10.由兩個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共同申請設置醫療機構以及兩人以上合伙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還應當提交由各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書。

  11.申請設置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還應當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有效期內)復印件。

  12.由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審批的醫療機構,還應當提交所在區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初審意見(初審意見中應包括擬設醫療機構設置是否符合區縣規劃、公示和征求意見情況及初審核準的醫療機構名稱、地址、類別、級別、經營性質、床位(牙椅)數、投資總額、診療科目等)。

  13.申請設置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的,還應當按照《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提交以下材料:

  (1)合資合作方法人代表簽署的項目建議書。

  (2)合資合作方各自的注冊登記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和銀行資信證明。

  (3)涉及國有資產投入的還應當提交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擬投入國有資產的評估報告確認文件。

  合資、合作外資方的法人注冊登記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和銀行資信證明應經合資、合作外資方或外資獨資方所在國公證機構公證,或合資、合作外資方所在國駐中國使(領)館認證。

  各類材料的外文文本應經中國具有翻譯資質的公司翻譯或中國公證機構翻譯公證。

  14. 香港和澳門服務提供者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還應當提交香港和澳門服務提供者證明;其中申請設置港澳獨資醫院的,還應當按照《香港和澳門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獨資醫院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提交以下材料:

  (1)項目建議書。

  (2)法人注冊登記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和銀行資信證明。

  (3)香港和澳門服務提供者能夠提供國際先進醫院管理經驗、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或具有國際領先水平醫學技術的證明材料。

  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證明分別由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出具。

  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證明及其法人注冊登記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和銀行資信證明應當經當地公證機構的公證(香港地區的由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加蓋轉遞專用章轉遞)。

  15.法人和其他組織設置為內部職工服務的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由設置單位在該醫療機構執業登記前,提交設置單位或者其主管部門設置醫療機構的決定和《設置醫療機構備案書》(樣式見附件5)。

  四、辦理時限

  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做出設置批準決定。

  五、提交材料的有關要求

  1.申請方須如實提交有關材料和反映真實情況,并對其申請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申請材料應用黑色或藍色鋼筆、簽字筆填寫或打印,內容須完整、清楚,不得空項;網上下載表格不等改變其樣式和規格;申請材料應按順序提交,用A4紙打印或復印各項材料。

  3. 所有材料應由設置單位加蓋公章或由設置人簽字并標明日期,復印件應在材料上注明“此復印件與原件相符”字樣并蓋章或簽字。

  4.申請方如委托代理人辦理相關許可事項,應填寫《授權委托書》(樣式見附件6),并提交委托人、受委托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1份。

  5. 申請方憑《行政許可申請材料接收憑證》領取審批結果,若“憑證”丟失,申請方須帶身份證及機構開據的證明信領取審批結果。

  六、注意事項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

  (1)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單位。

  (2)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

  (3)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

  (4)發生二級以上醫療事故未滿五年的醫務人員。

  (5)因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已被吊銷執業證書的醫務人員。

  (6)被吊銷及吊扣《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有前款第(2)、(3)、(4)、(5)、(6)項所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醫療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2. 設置診所的個人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

  (2)經注冊后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從事五年以上同一專業臨床工作。

  3.本市實行醫療機構設置批準公示制,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對提出醫療機構設置申請的將進行為期5個工作日的公示。

  公示內容包括擬設置醫療機構的類別、執業地址、診療科目、床位(牙椅、觀察床),以及設置人和設置申請人名稱、符合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情況等(樣式見附件7)。

  4.專家評審所需時間及公示時間不計算在辦理時限內。

  醫療設置可行性報告二

  一、申請單位名稱:大慶市XX醫院 法人代表:郭志江 身份證號碼:230602195802243030 醫院現址:大慶市XX大街XX號。

  大慶市XX醫院是大慶市唯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和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全國百所示范中醫醫院。

  始建于1984年。

  申請單位基本情況:大慶市中醫醫院位于大慶市友誼大街35號,是大慶市惟一 一所集中醫治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和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全國百所示范中醫醫院。

  開設病床320張,衛生技術人員334人,副高職以上衛生技術人員112人,省名中醫3個,設有11個病區、20個臨床科室、6個醫技科室,有七個省、市級重點專科、專病,有介入治療和肛腸病2個研究所、一個針灸按摩技能培訓學校。

  多年來,醫院充分利用和發揮醫療技術、醫療設備的綜合優勢,為大慶市及周邊群眾的身體健康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2006年通過了第一周期“醫院管理年”的評審。

  2007年我院被省中醫管理局評為“省級名優中醫院”。

  (二)醫療技術水平 傳統的中醫藥學,輔以現代化的診療手段,使傳統中醫如虎添翼。

  醫院始終遵循“發揮中醫藥特色”的建院方針,大力加強專科、專病、專藥建設,能運用中醫中藥較好地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周圍血管病、糖尿病、不孕癥、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肛腸病等;能開展旋骼深靜脈骨瓣移植、保膽取石等較大的外科手術;介入療法治療各種腫瘤、囊腫、腰間盤突出癥等在全市及省內形成了較大的影響。

  醫院具有一定規模的制劑室,可生產11個劑型、44個品種的自制藥品,引進了全國第一質量的“同仁堂”中草藥,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中藥服務。

  (三)醫療設備 醫院現有美國皮克公司生產的IQ全身雙螺旋CT、美國800毫安大型數字X線機、8500GP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顯像儀、4040型經顱多普勒、體外震波碎石機、多功能射頻治療儀、電子內窺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CU病房監護系統等一批價值1200余萬元的先進診療設備。

  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全部實行微機管理。

  二、擬設醫院所在城區人口、經濟和社會發展概況 擬設醫院位于大慶市薩爾圖區保健路8號。

  所處位置是五湖新區、高新產業開發區和新村的結合部。

  人口相對密集,預計人口達到30萬人。

  交通便利,可連續東風新村及周邊廣大地區。

  醫院的中醫特色、人才、設備、設施優勢將有廣闊的施展空間。

  三、擬設醫院所在地區醫療資源分布情況以及醫療服務需求分析 五湖新區為新建小區,目前還沒有一家較具規模的醫療機構,無法滿足當地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

  擬設醫院座落在五湖新區,正是以中醫優勢資源填補五湖新區醫療衛生資源的空缺。

  同時五湖新區的經濟、人口及公共事業正發展時期,急需醫療服務。

  四、擬設醫院名稱、選址、功能、任務、服務半徑 名稱:大慶市中醫醫院 選址:大慶市薩爾圖區保健路8號 功能:是以臨床醫療服務為主,兼有疾病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等功能。

  任務:是以為五湖新區區的干部職工和社會群眾提供臨床醫療、預防保健、急診救助服務,為社會流動人口服務。

  同時根據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要求,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助。

  服務半徑是以五湖新區為、開發區、東風新村中心,向大慶所屬其他區域及周邊市縣輻射。

  五、擬設醫院的服務方式、時間、診療科目和床位編制 服務方式是以門診和住院診斷治療為主,以社區醫療、急救出診、家庭病床為輔。

  服務時間是24小時開診。

  診療科目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預防保健科、急診醫學科、康復醫學科、中醫科及麻醉、檢驗、病理、影像、功能檢查科、體外震波碎石等協助診斷治療科室。

  床位編制500張。

  六、擬設醫院的組織機構、人員配備 組織機構:包括職能管理部門、臨床科室和醫技輔助科室。

  職能管理部門含辦公室、財務科、醫務科、護理部、質控科、感控科;臨床科室含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預防保健科、急診醫學科、康復醫學科、中醫科;醫技輔助診斷治療科室含麻醉、藥劑、檢驗、病理、血庫、影像、功能檢查科、體外震波碎石、消毒供應室、圖書病案室等協助診斷治療科室;后勤輔助科室含器械科、總務科、保衛科等科室。

  醫院的人員配備:達到三級家等中醫院的人員配備要求,全院職工人,其中衛技人員人,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人以上,中級職稱人員人以上。

  七、擬設醫院的儀器和設備配備:在醫院原有醫療設備的基礎上,

  增添和更新部分醫療設備,達到三級家等中醫醫院的設備配備要求,滿足臨床醫療的需要。

  主要大型設備包括購置新型CT機、500-800毫安X光機、彩色B超、醫學檢驗設備、電子胃鏡、中心供氧系統、信息管理系統、醫學急救設備、救護車等。

  八、擬設醫院與服務半徑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的關系和影響 我院將與周邊醫療機構進行密切的業務聯系和技術協作,友好合作,公平競爭,共同為本地區群眾健康服務,搞好本地區的社區醫療服務。

  九、擬設醫院的污水、污物、糞便處理 生活污水排放至醫院院區內的污水水處理站,經二級生化處理,符合醫院污水排放標準后,排至市政污水管道,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生活垃圾統一由大慶市環衛車送垃圾處理場處理。

  醫療廢棄物按國家統一規定送交集中處理廠,統一處理。

  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十、醫院的通訊、供電、上下水道、消防設施情況: 醫院的通訊通過電信部門的固定程控電話、手機及內部電話網進行對外和對內聯絡;供電系統擬設專線雙路供電,同時自備發電機組能滿足外電停電時臨床用電需要;上下水道采用符合醫院建筑標準要求的管道鋪設,由自來水公司統一供水。

  并在樓頂設備用水池,以防自來水停水時臨床應急用水。

  消防設施按醫院建筑消防標準設置,由消防部門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十一、資金來源、投資方式、投資金額、注冊資金情況:經大慶市政府規劃,投資建設。

  投資金額為2.5億元。

  十二、項目投資預算:為2.5億元,目前已建設完工。

  十三、擬設醫院開業后五年內的成本效益預測分析: 隨著五湖新區的不斷發展,所轄區域人口及周邊人口日益增多,醫院年門診量及住院率會日趨遞增,市政醫療保險、油田管理局醫療保險、石化及煉化醫療保險費用也會逐年上升。

  預計開業五年,將可收回全部投資。

  而投入的固定資本仍能保值增值,隨著業務發展,第五年可爭取再投入資金,主要是完善部分基礎設施及增添部分醫療設備,隨著大慶市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經營得好,醫院每年的業務收入呈現比例遞增,其利潤是很可觀的。

  如有能力再增加國家及市級重點專科建設,醫院將有更大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