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產財務 > 可行研究報告

徐州房地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23-04-22 08:07:52 可行研究報告

徐州房地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一部分徐州區域特征

徐州房地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地理環境

  二、歷史沿革

  徐州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勞作。原始社會末期,堯封彭祖于今市區所在地,為大彭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

  春秋戰國時,彭城屬宋,后歸楚,秦統一后設彭城縣。

  楚漢時,西楚霸王都彭城。西漢設彭城郡,東漢設彭城國、都彭城。

  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

  魏晉南北朝各代曾設彭城國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時設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與彭城郡名稱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為節度使駐地。

  五代時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領7縣。

  宋元兩朝都置徐州,隸屬和轄領變化較頻。

  明初徐州曾直隸京師,后屬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為江南省和江蘇省所屬直隸州,雍正末年升為徐州府,轄領1州7縣。

  民國初,府廢,徐州府地附郭銅山縣,后曾設徐海道,治所在銅山(徐州)。

  日偽時由銅山縣析置徐州市,曾為偽淮海省省會。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屬江蘇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為山東省轄市,后劃回江蘇省,并同時成立徐州專區,駐徐州市,轄11縣市。此后,徐州市和徐州專區并存,不同時期轄屬有所變化。1983年,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撤徐州專區,將所轄6縣劃歸徐州市。徐州市現轄5區6縣(市)。

  三、區劃經濟

  圖表1徐州市地區生產總值

  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初步核算,20xx年實現生產總值1428.91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增幅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0.90億元,增長6.4%;第二產業增加值742.13億元,增長17.3%;第三產業增加值505.88億元,增長15.3%。人均生產總值16258元(按常住人口計算),按現行匯率折算達2084美元。產業結構逐步優化。高新技術產業增速加快,傳統產業在改造中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明顯加速。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4.0∶50.7∶35.3,調整為12.7∶51.9∶35.4,第二、三產業比重提高1.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7.2%,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城市化進一步發展。20xx年末全市城市化水平達44.8%,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初步核算,20xx年1—11月份,實現生產總值1923.72億元,累計比上年同月增長32.73%,是近十年來的新高。

  市場物價總水平小幅上揚。據市統計局調查顯示,20xx年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漲速繼續加快,當月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月上漲5.8%,漲幅較上月提高0.9個百分點,月度漲幅再創年內新高。與上月相比,十月份城市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食品

  徐州房地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2頁

  價格有所回落,鮮菜、豬肉等肉禽制品、蛋類價格小幅下降。受換季影響,保暖內衣等服裝價格上漲,多數消費品價格仍保持平穩,住房貸款利率、液化石油氣等服務項目價格有所上漲。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扎實開展。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堅持城鄉統籌就業,加快農村勞務輸出,加大城鎮就業再就業工作力度。20xx年徐州市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凸顯四大亮點:就業總量不斷擴大,養老金、失業金標準提高、城鎮居民醫保覆蓋率達到80%以上,最低工資標準又有增長。

  擴大就業:20xx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9.04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5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1%,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9.59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實現“技能”與“崗位”的對接,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由“體能就業”向“技能就業”的轉變。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強力擴面的同時,提高養老金、失業金標準。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20xx年1-10月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20.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35%。規模以上完成投資655.5億元,增長31.97%,城鎮投資完成552.33億元,增長32.37%,房地產開發投資70.24億元,增長49.41%,規模以上工業投資391.92億元,增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