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生作文 >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滿分作文

時間:2023-10-07 12:02:41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滿分作文5篇

  深入靈魂的熱愛

高考滿分作文5篇

  深入靈魂的熱愛是怎樣的大概是深入骨髓,時刻掛牽,一絲波瀾便可牽扯情緒。能讓一個人深入靈魂的愛是什么祖國,大自然,或者只是自己對某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對那個遠在千里的家又或者只是你的一個興趣愛好,讀書,下棋,聽歌其實不管怎樣,一個人能找到自己終身熱愛的事業或興趣抑或只是一個情緒寄托,都是足夠幸運的。

  我的一個朋友,關于她所深入靈魂熱愛的,是她一個偶像,一個長相帥氣,才華橫溢,舞蹈歌喉都過人而無不及的一名藝人。開始時我對她的定義只是停留在淺顯的表面,即一個“追星”族,甚至難以想通一個距離自己遙遠的人有什么值得追捧,但她就是熱愛,不許別人說他的不好,否則會生氣。憑借我對她的了解,她不該是腦殘粉那一類,盡管我曾經的確默默夫人這樣給她定義過,那也只是一種玩笑般的調侃,而后她給我推薦了那個藝人的一首歌,翻唱周華健的那首《一起吃苦的幸福》,她跟我說那些藝人曾經一起奮斗過的日子,說起他們的艱辛與成就,慢慢的似乎就理解她了。其實很多時候,音樂更能說明得了一切,就是她講述的關于他們的經歷配上他們的音樂,漸漸讓我感受到他們在奮斗歷程中所散發的魅力與朝氣。而朋友對偶像的這種熱愛也在冥冥中給予了自己某種力量,在這之后的成長過程中跟著偶像學會堅毅不屈的品格,這種熱愛是深入靈魂,洗禮過靈魂的。

  我常想,一個人之所以會有熱愛的東西,與自己內心需要的寄托是有絕對的關系的,不管是哪一種寄托,那些熱愛的東西總能給予迷茫疲憊的我們希望和方向,每個人內心都需要這樣一種深入靈魂熱愛的東西的,那也可以說是自己一個單獨空間,為自己欣賞喜歡的世界,提起它內心是激動澎湃的,覺得不管生活怎樣不堪,那一方寧靜的領域,有自己愛著的東西,便是幸福滿足的。

  我們是需要這種熱愛的,它讓我們有理由一如既往的相信,世界的美好,與我們自己本身的美好。愿你能早日尋到自己的所愛,愿你能堅持自己現在熱愛的,愿我們的每一份深入靈魂的熱愛,都給予我們生命的洗禮。

  我是誰的風景,誰是我的過客

  心懷淡淡煙愁的女子,注定比別人多一縷細膩的傷感,注定比別人多一抹觸景生情的悲涼。 總是輕易就被一些悲情的東西,忽然觸碰了至低的淚點。一顆溫柔的心,竟然變得那么敏感那么脆弱。 在愛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軟肋,愛是人生中經歷的一段插曲,更是一種心酸的浪漫。 昨天你那么愛我,今天你在哪里?開始笑得最美,最后哭得最真,這就是最真實的愛情。 多少真愛被現實擊敗,回憶只能證明自己愛過,并不能說明那段愛可以白頭偕老,更不能把丟失的一切復原。 時間,沒有給任何人留下一張折返的車票,我們只能一路前行,甚至連回頭悲嘆的時間都沒有。 我在天涯一角平靜的生活,疏遠著塵世里的一切,那些流逝了的曾經,在誰忽然記起的瞬間里閃過? 好不容易跨過了一段艱難的時間,又被一種低落的情緒侵占泛濫。我的世界,你的世界,幸福和憂傷不再交換,揮手即是永遠…… 誰是誰的風景,誰是誰的過客都是注定的。你握過他的手又怎樣?你擁抱過他的一切又怎樣?最終都是指尖劃落的塵煙…… 一個人疼痛不堪的時候,總想找一種方式來麻痹自己,麻木自己的一切神經,好讓自己在一瞬間忘記了那疼,忘記了那殤。 暮然間,一股酸楚的感覺,忽然在眼底流淌泛濫。有些東西注定在遠去的同時,也在心上留下抹不去的疤痕。 在心角處尋一個凄美的位置給自己,再華美的文字都不能召喚回那個溫暖的懷抱。那盈握在心的美好,不舍得它走遠,又該將其存放于何處? 一段愛情,分離了,也就散了,一顆沸騰過的心,變成一池死水微瀾,一個人安靜的憂傷,是唯一鎮痛的方式。 愛是美麗的憂傷,愛是甜美的心碎??粗粋€熟悉的背影,終于消失在自己的視線里,雙唇顫抖著,心卻已無言。 愛到忘卻了自己,等到有一天從那個愛情的癡夢中醒來,發覺自己的身心竟已是傷痕累累。 曾祈禱此岸彼岸,莫失莫離,如今卻已失已離。無力改變的結局,無法持久的炙熱,情深緣淺是早就擬定了的結局。 斑駁的情話,凋謝成舊憶舊年,貼在胸前找不到那時砰然跳動的感覺,代替它的卻是一種隱隱的痙攣。

  每個情感純真的人,心底都有一首情歌,它美麗且憂傷,心動又銷魂。

  夜半沉思

  夜半醒來,靜靜的思考下自己,感覺自己真難得需要靜一靜了。近年來,漸漸發現,自己的功利心是越來越重了。自己總希望凡事有個好的結果。沒有“好結果”感覺沒了做事的動力。在這煩躁、浮夸的世界里,發現自己真的迷失了自我,沒了“清心”,沒了拂面而過的“清風”。有時,想寫篇文章卻也屢屢無疾而終。曾經懷疑自己是否是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小清新”,再也吟不出意境斐然的詩詞了,只得嘆曰:“吾才至此,盡矣!”

  仔細回顧近年來的自己,發現自己真的很少能真正靜下心來看完一本書,功利主義充斥了整個心扉。放下自己的心,慢慢發現,在前進的道路上,背負的不再是“奮斗”、“努力”這些加油劑,而是“功利”這沉重的石塊。

  在前行的道路上,時刻被“功利”驅使著。偶爾,心中的“圣賢”之氣,“士人”之風刮來,使內心很矛盾,很痛苦。發現自己不再是“讀書人”,沒有了浩然正氣,赤子之心逐漸被灰塵所湮沒。忽然發現自己成了沙灘上“撿貝殼”的孩子,隨著撿的東西越來越多,身上的包裹也就越來越重,難以前行。當有一天自己真的走不動了,便會狠狠地摔在地上,自己可能被摔得爬不起來,而千辛萬苦撿的.“東西”便會霍然消失。

  婆羅門說,左邊布袋,右邊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佛曰:“放下,勘破,自在?!比松现?,每個人都背負很多“ 布袋”,當自己的功利心越重(或貪心越重),身上的布袋就越多,而負擔就越重,甚至有時難以前行?!肮敝?,當有一天“功利”消失,便發現沒了“功利”自己也就沒了前進的動力,逐漸地也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碑斠粋€人有了廣闊的胸襟,便不會被身邊的“布袋”所纏繞,又何來煩惱;沒了欲望,又怎能被其他的“東西”所羈絆。

  人生百年,何其短暫,何須要讓自己變得如此沉重。超然物外方為圣賢,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詩書,有何等悠閑!傲立于高山之巔,撫琴一曲,弄簫斷玉,臥看云卷云舒,又何其自在。

  剛柔并濟 造就和諧自我

  人心有堅硬之處,成就性格的剛毅冷峻,人心亦有溫柔之美,彌合兇悍鋒芒。剛柔并濟,是百煉鋼與繞指柔的完美銜接,是人格的雙重升華,是造就和諧自我的應有之義。

  正如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在詩中寫道:“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蔽蚁?,無論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時候迎難而上,還是在薔薇盛開的時候迷醉芬芳,都是我們造就和諧自我所需要的兩種品質。于是,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們以堅硬之處示人,奮不顧身地逐鹿無邊沙場,但也要為和諧的人生,釋放出溫暖與柔情,找到亦剛亦柔的最佳平衡點。

  人心之堅硬,可以是對底線的堅守,對正義的執念,是外力無法摧折的剛勁。是李白揮毫寫下“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鐵血燕然,落筆成篇;是李賀“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錚錚誓言,回蕩天際。那份骨子里的堅韌,早已使他們把剛毅不屈的追求奉為人生信條,時時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堅硬并不意味著刻薄冷硬,并不意味著要始終兇狠如猛虎,任由寒光畢露的雙眼,戰栗世界的暖意。我們不愿再看到專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聽到不古人心的日漸冷漠。只是希望,堅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軟可以裹藏尖銳的棱角,溫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軟,可以是對兇頑的寬容,對世間的博愛,是任何時候無法被冰封的溫暖。是特蕾莎修女給予流浪漢的擁抱,是南丁格爾提燈時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禱的“擁有一顆透明的心和會流淚的眼睛”。因為柔軟,所以我們可以不甚苛求,盡享流年溫潤,因為柔軟,所以我們可以在堅硬的壁壘下,重新拾得愛與感性的回歸。

  同樣,所謂柔軟,不是毫無原則地妥協退讓,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卻不加反抗。我們不愿看到,心的柔軟之處在現實的狂風暴雨中流血受傷,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剛硬的外殼蹂躪的體無完膚。所以,只是希望,柔軟之余,人心中的堅硬依舊可以承擔起生命之重,依舊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鋼便不可摧,剛毅冷峻,堅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軟若柔則亦欣然,不失溫柔,不畏兇頑,不曾軟弱。亦剛亦柔,和諧人生,剛柔并濟,兩番精彩!

  等待

  生命這一程長路,不能指望孩子一天長大,也很難讓生活中的所有誤解馬上消除,從沖動到冷靜,從狹隘到寬容,緩一緩,等一等,冷卻原因不明的是非計較,讓所有的誤會成見都成為對自己胸懷的一種提醒,客觀已經那么簡單的存在,人生更需要長養的是等一等的智慧和從容。

  歲月匆匆,行路也匆匆,人生活的不是一場勞碌,風風火火趕過去,辛辛苦苦一場歷練,冷落了美景,閑置了好心情,有些事情等一等,又何妨讓人生的思考有機會沉淀,也減震急于事功的浮躁,面對著生活的如意不如意,不忘當年的素心初衷,生活的腳步慢一點,學會欣賞,學會平常,閑一段流光讀清風明月,留一方背影給瓜豆田園。

  這茫茫的人海,寬寬的世界,每個人都在學會理解,這世界是大家的存在,而不在于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忽略了別人的無奈,更不要因為自己的奢望,而拉遠了和生活本身的距離,這樸樸素素的生活,把握住內心的厚重與溫度,才是生命最大的價值,生活從來也不是一種簡單的表達方式和存在形式,每個人走過人海都需要秉持一種善意友好的態度,咀嚼著自己的辛苦,也體諒著別人的不易,自己的艱辛需要自己毫無畏懼的承擔,但內心世界也要明明了了,別人的不幸和苦難也并非言過其實,就像這人生,每個人都想活出自己張揚豐富的個性,但迎面走來的、身邊同行的也同樣是鮮亮溫暖的生命。

  大事小情一籮筐總是生活的家常便飯,需要用一種態度去面對。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做醞釀效應,給雞飛狗跳落地的時間,讓選擇變得更理性,凡事學會放一放,冷一冷。不和閑事較勁,不跟心窄費時間,生活的藝術就是候著塵埃落地的耐性,在決定向左走向右走之前停一停,不急躁,不固執,讓選擇的理智有機會醒一醒,既然無法陪這個世界到地久天長,那就選擇一份豁達與真誠。

  人生在旅途,雖然是急匆匆地向前趕,且慢在慌張中做什么決定,對著挫折常懊惱,且慢抱怨多逆緣,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選擇,相信生活總有峰回路轉,那些人生的溫暖總蘊藏在生活的那些不經意間,怎么樣的生活才叫幸福,怎么樣的生活才叫充實,也就在于這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