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生作文 > 高考滿分作文

舊書作文

時間:2024-01-12 18:08:53 高考滿分作文

舊書作文(精選37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云范文幫大家整理的舊書作文(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舊書作文(精選37篇)

舊書作文1

  正文:中考過后,初中就真的結束了,只是書桌上還留著各種各樣的“葵花寶典”----一摞一摞的教輔書等復習資料,現在它們可真的就成了舊書呀!

  媽媽說,考完試了把書整理一下,用不上的就賣了吧!是啊,考試已經結束十幾天了,可當我再次看到那些復習資料時仿佛昨天晚上我還在“挑燈夜戰”。盡管大部分復習題都還沒有做完,與自己之前的復習計劃南轅北轍,但現在真要處理掉它們還真有些舍不得。尤其是數理化的'那些資料,總覺得扔掉太可惜了,是不是還可以再做一做呢?可轉念一想:哼,多可笑啊!當初該做的時候不好好做現在可惜有用嗎?試都考完了,還練什么題呢!

  唉,是挺悲哀的,自己這種人有時候真欠打,一些東西該用的時候不用,過期了又覺得是不是應該把它留著也許以后還有用呢,其實心里明得跟鏡兒似的:就是現在把那些東西留下來自己還是會把它束之高閣的。

  唉,好容易把那些舊書都收拾完了,大部分都是要賣的,可我的心里到底是輕松了許多還是絲絲悔意又在飄蕩呢?

舊書作文2

  不久前,一則議論引發無數國人的討論-——魯迅攜書走人,金庸提刀上陣。想來,魯迅先生的書市舊了,不再新鮮了,那些事情遠了,可以淡忘了吧?

  現在可還有人能夠記得《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宏偉氣勢?可還有人記得畫皮臉上撕下的猙獰?可還有人記得《刺客列傳》“一劍揮毫,光寒九州”的勇往直前?可還有人記得風波亭中的滴滴殘血?可還有……

  人自然是有的。可也即將不再有了。網絡盛行,視頻橫飛,人們以為,手執一本舊書,品一壺香茗的日子早該結束了。有了電腦,書成了累贅;有了咖啡,茶成了糞土。看書麻煩,哪里比得上看看電視。

  于是自然而然的,人們提到三國,不再去議論“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驚天之句,而是議論何處武打,何處愛情,樂此不疲,有滋有味。當人們提到《畫皮》,不再去品味何處兇險,何處纏綿的絕美場景,而是談論某位影星某個導演的緋聞趣事。

  當人們提到刺客,不再去暢想彗星襲月,白虹貫日的天地異象,而是去深究“無名”的種種帥氣,令人欽羨。

  然而,一部電視,哪里能寫盡金戈鐵馬,謀臣策士的勇與智?哪里能刻畫出鬼魅麗影,陰氣森然的怖與懼?又哪里能表達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涼與氣概?

  多少年歷史的沉淀,本越發锃亮的精華,在這個時代都變“舊”了,“舊”的無人問津,“舊”的令人生厭,然而這似乎也是正常,無可厚非的。連魯迅先生,不過幾十年歲月的文字,也被摒棄,被歸為“舊書”,更遑論這些“老古董”了。

  或許中國在這幾十年的飛速發展中已經足夠強大,強大到“舊書”中所蘊含的文化可以舍棄,所擁有的精神可以遺棄,所記載的國恥可以忘懷了吧……

  或許中國真的已經超越美國,畢竟,《孫子兵法》這本舊書,在國內讀的人甚少,在西點軍校卻仍被奉為圭臬。

  那些舊書被翻開的機會越來越少,究竟是薪盡火傳還是薪盡火滅?只希望在這“舊書”燃盡之后,再有一位魯迅先生發出彷徨的吶喊。

舊書作文3

  我家有兩個大書柜,其中一個里面放著的全是爸爸的舊書。

  爸爸愛看書,這些淑都是爸爸當兵的時候在部隊買的,大部分都是關于毛主席的,還有一些文學作品,或者是書法字典,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在紙上練練字。各種各樣的'書內容豐富,到現在還保存著,比我年齡還大呢。

  爸爸的舊書很珍貴,現在在市場上都是買不到的,藍色或是白色的封面,字都是繁體,摸上去,粗糙的紙質,給人一種滄桑的感覺,好想他已經經歷了無數年風雨的洗禮,翻開它,發黃的紙面上字跡依然清晰,好像它已經經過無數年的風吹日曬,它的內容更是價值連城,《中學生百科知識日讀》、《史學知識千題》、《毛澤東語錄》、《鄧小平》等等,這些有價值的史學類書籍豐富著爸爸的部隊生活。

  現在,這些書靜靜的躺在書柜里,爸爸經常會拿出這些書來看,雖然這些書已經看過好幾遍了。今年過年之前,媽媽打趣道:“把這些書賣了吧,多占地方啊!”爸爸不干了,“這么好的書怎么能賣了呢?我還要看呢,現在,這些書,你想買都沒地方買,都留著啊。”媽媽只好不情愿的留著。

  爸爸的這些書看起來舊,可一點也不破,每一本都整整齊齊,沒有折了一個角,沒有缺頁,漏頁,只有歲月和爸爸翻過的痕跡。

  我家書柜里的舊書,記錄著爸爸年輕時的歲月,也記錄著爸爸熱愛學習的精神,舊書不舊,只有滄桑,舊書不破,只有墨香。爸爸愛看書,就是這些書讓爸爸成為了一個成功的領導者。

  感謝這些書,陪著爸爸走過了這么多歲月,感謝這些書,讓爸爸,也讓我們有了更富的生活。

舊書作文4

  那一天是踏進中學的第一天,晚上我想起用了四年的舊書包,便對媽媽說:“媽媽,我想現在去買個新書包。”媽媽說:“那個書包有什么不好,你爸爸用一百多塊買回來,你看!到現在還沒爛,還是那么新!”她嚴厲地對我說。我說:“可是,我真的想換個書包啊!整天背者那個書包,好土啊!我都已經長大了,我不想再那么幼稚了。我現在是上中學,不再是戴著紅領巾的小女孩了,我長大了!”媽媽說:“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現在已經很晚了。”我對媽媽大聲地說:“你現在別跟我吵了,如果剛才讓我去,我現在可能都回來了!”媽媽生氣道:“去!去!去!去了就不要回來!”我不理她就這樣那著錢沖出去了,媽媽沒想到以前那么乖的我,現在竟變得如此不聽話。

  買完書包回來后,身體虛弱的媽媽被我氣得躺在床上。我看見媽媽蒼白的臉,還有軟弱的身體。我后悔了,我走媽媽的'床邊說:“媽媽,你沒事吧!都是我的錯,我應該聽你的話。媽媽,對不起。我的性子是比較急,看見別人背上自己的新書包,心里特別羨慕。”媽媽說:“我知道你想買書包,但是那么晚了,明天又要去上學,媽媽是為了你好啊!知道錯就好了。讀書就讀書嘛!不要整天想著和別人的書包比美,誰的書包漂亮。現在你是去讀書,不是去選美!以后要好好讀書。”

  媽媽,我知道錯了。我會好好讀書,報答您多年對我的養育。媽媽,對不起。我為了買一個書包,而和你斗氣。又傷了親情,也傷了你的身體。媽媽,我知道你身體一直都不太好,這次和你斗氣肯定傷了很多元氣,媽媽,我后悔了。謝謝您一直對我的容忍和鼓勵。

  媽媽,謝謝您,我愛您!

舊書作文5

  歷史是一本舊書。

  有些泛黃的封面,是因時間流逝而顯得古樸蒼桑的痕跡;略顯的粗糙的書頁,是被無數人翻閱過的證明;簡單客觀的文字,是雖不富有生趣但真實鮮活的存在。

  《歷史》這一本舊書的出版時間已經久遠至不可考究了!但翻開它,我們卻可以探求歷史發生的時間,追溯往昔的記憶,感悟真實的過去。

  從目錄索引開始,我們品讀這本舊書。

  第20頁是公元前221年,是我國這個多民族國家形成統一的格局最初——秦始皇他掃并六國的'輝煌痕跡。這一頁里我們讀到秦朝的興起?秦朝的統治過程,乃至是秦朝的衰亡。“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亡秦族矣”,短短數行文字既記述真實發生過的歷程,也給予后人深刻的教訓。我們品讀著《歷史》這一本舊書的時候,既獲得新鮮的真實知識,又感悟了一個可貴的警示。

  第1049頁是194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曾經萬眾還慶的開國大典。往后翻看,是三大躍進?“二五”計劃……書中詳細地記載了共和國的誕生與發展?磨難與成就。在歷史的嶄新篇章中,我們品讀著,也仿佛經歷著那一種“中國人民終于可以不用受欺凌,強大起來”的喜悅和自豪,那種雖然歷經波折但最終取得巨大發展的激動與欣慰。我們品讀著《歷史》這一本舊書的時候,既收獲更新的真實知識,也感悟在曲折中堅持前進的堅韌品質!

  第1298頁是1978年,是改革開放的開始!經過撥亂反正,血腥的動蕩終于過去,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多姿多彩的新時代。從沿海到內陸?從國內到國際,中國正在朝氣蓬勃地發展著,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的大舞臺。中國不斷地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中國的國際地位在不斷地上升。

  《歷史》這一本舊書中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取得的種種成就,也寫滿了中國在探索與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政策方針與成效!我們在品讀著《歷史》這一本舊書的時候,既深刻地了解過去,又感悟了一種不斷向上發展的勇毅精神。

  文豪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不滿是向上的車輪。”我們品讀著《歷史》這本舊書,正是帶著這種不滿足的精神不斷地去探求,探求歷史給予我們的警示,探求在艱苦中成就的堅韌品質,也在探求著不斷進取發展的勇毅精神。在生活中或是在學習中,我們可以憑借在《歷史》這一本舊書中學習到的警示?品質和精神,塑造自己,發展自己,給予自己更多的成功的可能。

  《歷史》是一本舊書,但它教會我們如何面對新的生活!

舊書作文6

  可能很喜歡讀書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本嶄新的書,柔柔散發锃亮的光,紙張摩挲在手中能發出‘沙沙’的脆響。配以香茗和窗口和煦的陽光,很是自在灑脫。在精神世界里饕餮,茶香滿口情悠悠,飄逸舒緩。

  而予我記憶頗深的,卻是那一本本舊書。

  一本本書,從锃新再到泛黃,書頁上留下翻動的痕跡,卷起毛邊,微微殘破的書脊。從小便擁有許多這樣的書,它們分散在書房里的各個角落,其中多為舊版名著,還有古文學如古文觀止、楚辭之類。它們都是父親青年時節衣縮食買下的,就一直這樣保藏著,數載后終迎來新的讀者——我。

  少年總角,便不好出門嬉鬧,只愿乖乖待在家中。父親得知,便不辭幸勞從高高的書架上將一捆捆藏書‘遷’下來,再從中精心選擷適于我的供我閱讀。當然,我也會有許多新書,但總覺不如這些沾染了歲月陳跡氣息的舊書來得珍貴和有價值。在稚嫩的眼中,需要搭凳子才可以夠到的書柜里,是多么奇妙的`一個世界!

  日漸成長,更漸漸明曉這些舊書的意義,也會試著學幼安的‘少年不識愁滋味’,或模仿《唐璜》寫幾句拙劣的詩句。可父親每每看完都大加稱贊,夸我有長進,又學了不少文學知識。

  后來就有了繁重的課業,也有了很多旁的書,數不勝數。大多是一時心血來潮買下的,還有友人所送。它們總稱為‘最BOOK’。開始醉心于用華美文字堆砌一些情感虛無而不真實的語言,歌詠著“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之類云云。而那些曾銘感于心的舊書,被閑置在不去過問的角落,落了灰。

  然后發覺,自己的文章開始變得空洞而無實質。人心也愈見虛空,太過容易臨陣倒戈抱怨自己的不幸到哭天搶地。然后發覺,那些閑擱的舊書已不知去往何處。然后發覺,父親未與我洽談詩文和名著已多時了。

  往事如風,徐徐吹拂。閉眼望見的是曾經那個捧著一本本舊書不諳世事卻滿臉希冀的孩子,睜眼看到的卻是裝幀精美的堆積新書倒映出的華而不實的我。于是,似有點懂了,便將其鎖入柜深處,然后搬凳來到書架前。

  曾經顫巍巍夠不到的書架驀然似矮了許多,打開上面的柜門卻不由泫然。那些舊書,我愛的宋詞、張愛玲、簡奧斯汀、莫泊桑、魯迅……他們都在。仍依照彼時微笑遞給書我的父親最初精心排放好的順序,斂斂鋪陳著。

  它們那么多,散發著釉色的柔和的光,一如我初見時它們的模樣。是不可或缺彌足珍貴的寶藏。

  忽然發覺這實是愛的亙古不變的柔軟而漫長的鋪陳。而那個我念念不忘難以割舍的寶藏,是父親。

舊書作文7

  夏日的陽光灑進窗戶,如此閑適的下午白白荒廢豈不太可惜,望著十幾年“寒窗苦讀”早已堆積如山的叢書,我心中有了主意……

  大汗淋漓地將書本分類,作文類,輔導書,還有童話類……《格林童話》看見這熟悉而陌生的封面,翻開書扉,兒時的回憶點滴涌入我的心頭。

  小時候的作業甚少,放學回家后對電視等電子產品的欲望幾乎沒有,早早地完成家庭作業后,我總喜歡捧著《格林童話》《伊索寓言》,懶懶地躺在床上,背枕著幾個枕頭靠在墻上,一個姿勢酸了,就換另一個。暢游在想象的天空中,或捧腹大笑,或靜靜沉思,或手舞足蹈地胡亂比劃著,像快樂的小鳥,無憂無慮。什么時候開始,輔導書漸漸多了,每天背著民叫“題海”的山緩緩地前進,想象的彩虹是消失了,還是斷了?童話時代離我遠去,這類書也被壓在書海的最底層。

  “舊書”從此誕生了,記得一次媽媽幫我清理書籍時,隨意的問:“這些書送給你妹妹吧?”我抬頭,熟悉的封面映入眼簾,“不!”回答得那么果斷,媽媽頓了一下,沒有說什么,回想,我也驚訝于當時的決絕。也許是舍不得快樂的`童年,也許是舍不得這段想象的翅膀!

  對“舊書”的戀,讓我明白,書可以舊,可以泛黃,甚至掉頁,但里面傳承的精神和知識永遠不會褪色。戀書,是對文化的尊重,對興趣的熱愛,對心底那份信念的執著,不管多少年過去,對書我甘之如飴。

  小心地捧著,輕輕拂去書上的灰塵,突然我想起了還珠中有個曬書的情節,其實自古書便是寶貝,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就會將或零星幾本,或所有的書籍拿出來曬曬,書本的數目多是讀書人自豪的象征,“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越古老的書其中的滋味更值得細細品味,像我們至今仍學習四書五經,研讀經典一樣,童話想象類看似是幼小兒童閑暇時的消遣品,實際上人生閱歷越豐富越容易喪失最初那份純真。

  舊書百讀不厭,不管是哪個年齡階段的書,即使是現在琳瑯滿目的輔導書,也終有一天成為舊書,有點像《蘭亭集序》中“后之視今亦尤今之視昔”的味道,所以,“溫故而知新”,舊書的意義,便在于此,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整個下午的勞動終有回報,看著書分門別類地靜靜躺在書架上,余輝透過窗子灑在舊書上,我看見了我的童年,更看見了我的未來!

舊書作文8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人生的時光在時間的長河里,極為短暫。然而,過去的歲月就好似一本閱讀過的書,雖已陳舊,但記載著人生酸甜苦辣的往事,也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沒當捧起這本沉甸甸的舊書,翻開那一頁頁人生的篇章,在舊書的背后,呈現出豐富多彩,令人難忘的故事,會時時憧憬著我的心扉。

  歲月流逝,但難忘的記憶永存。時至今日,腦海里還清晰地記得過去的往事:上小學前,父親把我送進了拼音補習班學習。那時,我對洋代碼一竅不通,也不感興趣。上課時,老師在上面講,可我坐在座位上,兩眼卻直勾勾地望著老師,有時會隨著老師的思路一起運轉,但語言的啟幕教育,對我來說,的確很難。父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上補習班時,他就坐在教室的后排,一起聆聽老師的授課。通過努力,父親很快地掌握了拼音的基礎知識。回家后,擔當起了輔導我學習的責任,耐心幫我一遍又一遍地復習所學過的內容,還教我一些學習的技巧,就這樣,在父親的幫助下,我的學習成績有了飛躍的進步……每當想起這些往事,感恩之情就油然而生,時時感動著我的心。父愛是偉大的,也是神圣的。父親用他聰明的智慧、堅強的毅力、勤勞的雙手支撐著家庭;用他淳樸、善良、真誠、無私的.愛養育著我。

  歲月這本陳舊的書,真實地記載了我過去的童年。人生中有這樣美好的往事和回憶,真讓人欣慰和自豪。

  如今,國家在快速地發展,需一代又一代有志者去建設,而我,也一天一天地長大,要想在將來去建設好祖國,必須孜孜不倦地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才行。同時,在這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中,也帶給了我們許多發人深省的思考:如銅臭和書香的博奕,顯而易見我們要銅,不要臭,我們要書,但更要香,在追求物質財富的過程中,避免釀成精神上的沙漠。所以,過去的歲月這本舊書分明也是文明的載體,精神的財富。作文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歲月這本陳舊的書教會了我懂得人生、懂得生活、懂得珍惜。多少年來,它一直伴隨著我,其營養一直滋潤著我,讓我的夢想之花絢麗地綻放。

舊書作文9

  幾十年前,這樣的吆喝總是踏著被時光侵蝕的石板,走進江南人的心中。

  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老李家幾乎成了收書人的休息站,每天都有好幾撥輪番上陣,為的就是老李珍藏的那大半個屋子的舊書。老李家門大開,供那些收書人看個明白,卻一本也不賣。曾經有個染著黃發的年輕人慕名而來,趾高氣昂地站在堂屋中央;“老爺子!實話告訴你吧,我的大老板是個有錢的'外國人!這一屋子書,您開個價,我全包了!”老李聽了這話氣得呼哧呼哧地喘,拿起手邊的蒲扇就向年輕人頭上打,“你們成天就知道錢!錢!錢!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的寶貝,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你卻要給外國人,沒良心啊!”小孫女也在一旁“幫腔”:“都是寶貝!不能給外國人!”奶聲奶氣的,卻是和姥爺一樣的堅定。青年人被打得東躲西藏,最終狼狽而逃。

  喪事很快置辦完畢。回城的車上,孫女的行李多了一車厚重的舊書。

  與老李不同的是,孫女的收藏中多出了一些外文古書籍。這些古書是孫女在走訪過程中的意外所得,她悉心收好,一并帶回。孫女相信,外文書籍也有值得欣賞之處。

  八十大壽現場,她的一個決定使中外文學界震驚:她要將所有藏書捐獻給國家。

  博物館很快建成,門口的巨石上沒有金光閃閃的浮夸贊美,有的只是三個絳色的大字遒勁有力:舊書閣。

舊書作文10

  卷了毛邊,折了紙張,這是一部舊書的品相;泛黃的紙張,氤氳的樟腦香氣,這是一部舊書的氣韻;依舊清晰的文字,依然鮮活的思想,依然動人的情感,這是一部舊書的靈魂。

  就像古玩一樣,舊書是時光深處走出來的歷史的時節,操著多年以前的語言,娓娓向你講述光陰的故事。

  點起一豆燭光,溫一壺綠茶,在輕盈的茶葉上下翻飛時,捧一本舊書,看著字里行間自己曾做下的批注,讀著自己昔日不敢茍同的見解,時光失落了界限,那多日想不明的問題在書的指點下,在從前的自己的指點下豁然開朗,每一本舊書的背后,都藏著一位智者,一片幽深的時光之海。

  有一位詩人說,雪花是天堂送往人間的信,于穿梭中溝通了塵世與天堂。我想說,舊書是昨天寫給今天的信,于捧讀中消除了時光界限。

  若非如此,那“成一家之言”的《史記》何以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那以史為鑒的《資治通鑒》何以被一代又一代的統治者反復捧讀?舊書是歷史的使節,它于冷靜理智的敘述中帶給人以思考,逝去的史實在舊書中得到了永生,它以薄如蟬翼的紙張承載了千萬年的歷史興衰、榮辱更迭,轉而以清晰明了的`語言給后人以告誡。

  如非如此,岳飛的“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何以引得后人慷慨朗讀?李白的“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何以引得人愁緒滿懷?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何以引人氣概壯闊?舊書是情感的記錄,它以一紙墨跡記錄下舊時人、舊時情,記錄報國無門的悲壯,記錄友人逝去的傷感,記錄愛國愛家的豪情,任時光荏苒,人已去,情還在,舊書在再次被翻動時,每一種情感都在低吟絮語。當同樣的靈魂在舊書中找到知音,穿越千年的真情依然可以催人淚下。

  如今的年代,是一個人人都想當作者卻找不到讀者的年代,紛繁的都市腳步踏碎了細膩的夢,舊書躲在角落里低語,低語著歷史的告誡,低語著“陌上花緩緩開”的古老約定,低語著不滅的情、不變的理,渴望被人閱讀,被人理解。

  海德格爾說人要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所以在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時候,捧起一本舊書,聽光陰的故事,領千年的情,每一本舊書的背后,都藏著一個幽深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