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生作文 >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滿分作文優秀作文賞析

時間:2023-10-08 07:53:16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滿分作文優秀作文賞析

  每年的噶靠都有很多優秀的作文,下面,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滿分作文優秀作文,歡迎閱讀賞析!

高考滿分作文優秀作文賞析

  高考滿分作文優秀作文賞析【1】

  一點進步,一種人生

  暮色暗淡,殘陽如血。

  北方的風凜冽地刮著,刮的人生疼。

  一個十八歲的少女坐在河邊,手里拿著最后一次的模考卷,上面的分數令她心寒。

  她考差了,離自己夢想的學校還差了好多,然而更令她傷心的是,她的父母非但沒有安慰她,反而將她痛罵了一頓。

  女孩于殘陽中站了起來,她撕碎了手里的試卷,回到了家。

  沒有人知道那個夜晚女孩想了什么、想了多久。

  只是看見,從那以后,女孩仿佛在書桌旁生了根。

  幾個月后,女孩坐在高考考場上,答完了人生最重要的幾份卷。

  也許是好事多磨,女孩雖然比最后一次模考分數多出了很多,但依然未能考上夢想院校,只因幾分。

  女孩流著淚在田野上使勁奔跑,最后累到躺倒在地。

  盛夏,農村的夜空被點點繁星照亮,女孩睜著流著淚的眼睛,看著熱鬧的夜空,仿佛自己的夢想跟那星星一樣離她如此遙遠。

  這時,女孩的父親躺在了她的身邊。

  “對不起,我還是沒考上,你罵我吧。”“不,孩子,最后一次模考罵你是因為你的心根本不在學習上,然而后來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你的進步。

  有進步就是好的,雖然你的進步并未幫你達成目標,但那又怎樣?只要能進步,在哪都能成就精彩。”

  父親的話好似一豆燈火,點亮了女孩心里哪怕只有一平方厘米的地方。

  幾個月后,孩子聽了父親的話,背上行囊,去了一個二本的院校,繼續著自己的人生。

  那后來女孩大富大貴了嗎?沒有。

  畢業后,女孩搭上南下的火車,找了份工作,平平淡淡地活著。

  只不過,不管有多平淡,她都會把生活過好,努力讓自己進步。

  再后來,她結了婚,生了小孩,成為了我的母親。

  或許是因為自己的經歷,我媽媽從小到大都不太在意我的成績,所以在別人學奧數的時候,我基本上都在扔泥巴。

  但我媽媽也是有底線的,她不要求我每次都要考滿分、90分,她只要求我每次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

  上了高中后,由于我的愛好,我學了藝術,成為了藝術生。

  功課落下了不少,成績自然也不算優秀,媽媽也還是只有“進步”一個要求。

  她只是不想我也像她一樣因為沒有努力和進步而在迷霧中穿梭。

  如今,我走在了媽媽曾經走過的路上,只求問心無愧和爭取進步,或許我的進步十分微小。

  使我趕不上我想要搭乘的那輛列車。

  不過,后面其實還有很多輛車在等我,因為我一直在努力進步,就像小樹一直在努力進步和成就一片繁茂;就像水滴一直在努力進步匯成一曲江河,奔向所夢想的.遠方。

  一點進步,一種不一樣的人生。

  高考滿分作文優秀作文賞析【2】

  尺子

  從100分到98分,挨一頓揍;從55分到61分,得一個吻。

  這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卻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許多人看來,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經地義,后者進步了得吻是理所當然。

  我們常說,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現實生活中,應當說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我們習慣了媽媽在廚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總是準時吃到可口的飯菜,可當有一天,我們回家面對著干鍋冷灶的時候,卻首先想到的是無飯可吃,沮喪之余,面露慍色,甚至開口責備,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撐不住了,連燒口開水的力氣也沒有了;而我們的爸爸偶爾下一次廚房,煮一碗面,卻能讓一家人感到萬分知足。

  慣性,使我們的尺子變得富有彈性,卻無法丈量出愛的深遠。

  每個單位都良莠不齊,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搗亂的,總有一些禿子混在和尚之中濫竽充數。

  奇怪的是干的永遠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誤也越多,得到的批評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爾偷機取巧做做樣子,就會名利雙收。

  甚至那些搗亂的,變得乖巧一些,就會讓領導和一席眾人皆大歡喜,心滿意足。

  惰性,使我們的尺子帶了偏見,就再也無法凝聚眾人的力量。

  大家還記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嗎?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來,熬上滿滿的三鍋熱粥,免費送給寒風中瑟縮的清潔工、窮苦人和乞丐,數年如一日,不曾間斷。

  而當有一天,一位老漢從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頓時將一碗熱粥潑在大嫂的 身上,而領粥的人,也瞬間劃分為兩大陣營:有人說老漢不該撒野,也有人指責大嫂不該摻沙子。

  薄情,讓我們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開縣一輛滿載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險情,一頭栽進深達五米的水塘。

  當地村民金有樹跳進冰冷刺骨的水中,砸開車窗將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卻因長時間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舉債治療數月,告借無門,不得不離開醫院,病死家中。

  19名幸存者無一人去醫院探視,更無人為他送行。

  金有樹臨死前寫下一封信,第一句話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現在誰來救我的命。”冷漠,讓我們的尺子訇然寸斷,留下無盡的遺憾。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

  我們用它來衡量別人,更要時常度量自己。

  這個世界,應當有這樣一把尺子,于情充滿溫暖,于理凸顯公平,于法彰顯正義,時時刻刻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只要堅持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苛責自我,寬厚待人,星星之火,勢必燎原,人間終會灑滿陽光,灑滿愛。

  高考滿分作文優秀作文賞析【3】

  唯分數論之殤

  一個印記鮮明的巴掌,一個愛意滿滿的吻,分數成了家長喜怒的晴雨表,牽動著無數中國考生的心。

  于此,筆者深有感觸的同時不禁嘆惋,何苦系一家之憂樂于區區之分數?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數論”,且讓孩子健康成長。

  素質教育的口號雖喊得震天響,但長久以來家長以及學校仍難逃“分數至上”觀念的桎梏。

  且說100分與98分有何顯著差別?區區兩分便能評定孩子素質高下嗎?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實在不合情理。

  再看那從55分進步到61分,鼓勵與表揚理所應當,然而孩子若拼盡全力考得55分家長也不應苛責,分數與素質間從來沒有天然的等號,切莫受“分數決定論”的蠱惑。

  應試教育下,考試成為孩童快樂成長的負擔,壓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長的陽光。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流傳多年的戲言折射出中國兒童的現狀,來自考試的壓力讓孩子逐步犧牲掉娛樂時間,緊盯著試卷上鮮紅的分數,千方百計的爭論分數,而來自家長的壓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補習班、奧賽班、堆積成山的輔導書……在“分數至上”的大環境下,兒童不得不壓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繼地坐在書桌前刷題。

  反觀國外,歐美從不以分數作為評定高下的唯一標準,主張順應兒童天性,鼓勵孩子發展個人興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讓他自由發展,健康成長。

  不以分數論成敗,還孩童以快樂童年,此當今之急也。

  當分數成了風向標,學習目的偏離了求知的本質,也削弱了孩子的創造能力。

  錢學森曾問到:“為什么中國出不了創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國考生,汲汲于分數,則必將標準答案奉為圭臬。

  以分數為學習的終極目標,必會削弱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學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卻鮮少跳出標準答案的桎梏、審視、質疑答案,也難怪中國缺乏創新型人才了。

  不如將灼灼目光從分數上移開,關注點放在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精神上,那創新型社會、中華之復興可計日而得矣。

  誠然,從中國現狀來看,考試仍是選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徑,但“唯分數論”之弊甚多矣,我們是不是可以逐漸消去一昧追求分數的功利之心,而漸漸以更多元的角度評價兒童?

  蔡元培曾說:“若想有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欲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從現在、從身邊做起,拒以分數論成敗,還孩子健康成長之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