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滿分作文五篇
【篇一:人生中的賽跑】
“時間是賊偷走一切”,很多人在老的時候都會感慨的一句話?;仡欁约旱囊簧约鹤鲞^多少值得或不值得的事情呢?最近的比賽上劉翔以12.88的成績平了世界記錄,這就比賽在有限的路程中誰用時最短誰就是冠軍;然而我們的一生不也就是一場比賽嗎,只不過比拼的不是誰用時間最短,而且看看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跑了多少路程。
或許大家都會看到社會上永遠存在的兩種人。一種人閑的無所事事,忙的氣喘吁吁。同樣的一天時間里面他們做了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按比賽來說忙的人今天的路程已經遙遙領先了對方。然而閑的人卻會說好無聊的一天。是否現在的你似曾相識?為什么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有的人一生名聲顯赫。大家在看到光鮮亮麗的外表時候是否有想到那些外表背后有著怎樣的努力。同樣的出生,同樣的上學,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然后最后不同的結局的時候。往往就是我們忽視的背后的努力了。很多時候我會覺得做的事情很有意義,或許只是對于當下吧。然后每隔一段時間以后回顧之前的我都覺得自己好幼稚,同樣的在幼稚的時候我失去了很多讓自己成熟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得到多少就會失去多少。很多時候我總想找到快捷的方式完成自己所想的目標,最后的結果就是忽視了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自己實實在在的有多少本事,或許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讓我措手不及。就像我完成了比賽,但是卻不是第一名。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于你。”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于自己生活的奇跡,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么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并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蕩,或翱翔藍天,或墮入深淵……然而這就是生命的路程。誰能說阿甘的一生不是豐富多彩,在有限的生命中他做了我們這輩子或許都不會做的事情,至于人生比賽的`輸贏對阿甘或許都不重要了吧。在這邊說一句,有些事情這輩子不做,就不會去做了。
其實人生的比賽不在乎輸贏,而是在乎你的人生時候過的是否有意義。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是哪里,而是在乎旅途的風景。有意義的人生不在于長度,而是在于人生的寬度和深度,如果你現在過的生活毫無意義的話,不介意你開始你的第二人生。
人生的賽跑有時好比龜與兔比賽一樣,龜比兔慢,但活得長,兔比龜快,但死得早??茨闳绾螜嗪狻?/p>
人生的賽跑有時又好比雷鋒和一個長壽的惡人相比一樣,前者生得偉大,死得光榮,活得雖短,但精神長存;后者生得萎瑣,人都嫌其活得太長。看你的選擇。
人生的賽跑讓執著于賽跑的人累得滿頭是汗,而忘掉在賽跑的那一人看到滿眼的風景,不知不覺中停下腳下的步履……
人生的賽跑讓富有和有權力的人放下金錢、地位,放下身段,去做有益身心健康和公益的事,也讓貧窮的人安貧樂道,精神上過得滋潤。因為路太長,不這么做,你到達不了終點,你的綜合成績太低,你的生命質量必然太差。
人生的賽跑讓我們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不在于你跑得多快,還在于你跑得多慢,在于你的每個腳印是否踏實,是否讓人生過得充實、圓滿和智慧。
【篇二:金錢不能使人致富】
我很認同馮大師的觀點:人生,不是100、500米的長跑,而是50、60年的長跑!每一年、每一天都是起點,只要積極、用智慧去創造,總有奇跡的可能。我永遠記得,初二時一家四口人擠在不足十平米的“小黑屋”,但現在我并不留戀自己擁有幾套房子。
美國理財大師羅伯特清崎曾說過:金錢不能使人致富。金錢、房子,終究是固有物質,他并不能創造財富,能創造財富是人的理財智慧、運作資金、洞察趨勢的能力。他與你的學歷、財務專業知識沒有必然的關系。
2003年至今我跟蹤了一個珠海投資案例:A男職業營銷、B女職業財務,當年均擁有30萬。A男當年,分別用10萬元在拱北首付兩套公寓,其它以租金供貸款。2004年通過工作和其它方式籌集資金,又首付買進4套公寓,仍然是以租金供房子。十年后的今天,房子市值300多萬,每年固定租金10萬。B女那時認為房子能租給誰???便開始投資股票,股市高峰期她也是興高采烈,還鼓動A男賣房炒股,十年后的今天,她股票賬戶只剩下3萬。
相同財富,不同的思維、選擇,十年后得到的結果截然不同。時間是投資試金石,我見過很多財務專家,2003年時左算右算投資回報與利率的差異,一陣風買幾套房子,又像猴子掰玉米一樣,略賺幾萬就將房子賣掉。缺乏地域發展趨勢分析、沒有弄懂房貸杠桿投資盈利模式魅力,使人生長跑中“假摔”!億萬富豪霍英東1954年投資280萬買銅鑼灣公寓樓,堅持只租不售投資策略,經評估現市值28億,升值1000倍,這就是房地產長期投資的魅力所在。
房子數量只是一個符號,更重要的是結交朋友,通過交流,獲取財富智慧、機會;關注珠海城市變化,理性分析經濟走勢,這也是一種生活樂趣!
【篇三:夢想為帆工作為槳】
是夢想的指引,讓我們不辭辛勞的工作。是因為期待夢想成為現實,我們才會無所畏懼地執著于自己的工作。讓我們以夢想為帆,工作為槳去迎接美好人生。
袁隆平夢見自己培育的水稻能養活更多的人,能大到可以在樹下乘涼,是因為有這一份對夢想實現的期盼,才能執著于自己的科學事業。
無獨有偶,著名的印象派大師雷阿諾以“美會留下”為立志名言,決心通過自己一切努力去創造奇跡。他堅守自己的諾言,致力于自己的信念,甚至在疾病纏身之際,仍百折不撓地在畫架前作畫,最終倒在畫架旁。因為有夢想的牽引,一切的付出和辛勞都是值得的,一番執著的工作受得到世人的肯定。
不僅雷阿諾這樣,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也有同樣的人生經歷,巴爾扎克決心用自己犀利的筆法來無情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來給受傷的人們的心靈開一劑良藥,他曾經說過“拿破侖用劍沒有完成的,我要用筆把它寫完?!闭驗檫@樣,他才能在一貧如洗的小木屋內,數十年如一日的筆耕不輟,才能著成人間巨著《人間喜劇》,才能踐行自己的承諾,才能實現夢想,問鼎輝煌。
以夢想為帆,才能堅定自己的信念,以工作為槳,才能使夢想實現成為一種可能。
是因為希望再續經典傳奇,卡梅隆才能全新力作,震撼推出《阿凡達》;是因為希望圓夢奧運,冰壇伉儷申雪和趙宏博才能不離不棄共同奮斗了十三個春秋;是因為希望能在NBA上創造一番佳績,喬丹才能在投失幾千個球后,仍舊毫不氣餒地執著于籃球夢。
他們,都有夢想,他們都以夢想為導航,用自身百折不撓和無所畏懼和付出,去實現自己曾經的夢。
有了夢想,我們就要用心去呵護,用自己十倍百倍地辛勞去澆灌它的成長,讓夢想最終成為現實,不必在乎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什么樣的坎坷。也不必在意將來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會面臨什么樣無法克服的挑戰,只要把握現在,用工作去成就夢想!
讓我們以夢想為帆,以工作為槳去踐行自己的承諾,迎接美好未來!
【篇四:讓我們擁有寧靜樸素的心】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對于自己從事的工作以及愿望,真誠樸實得令人動容。在他的夢里,雜交水稻獲得了巨大成功,水稻如高粱般高,顆粒如花生米般大……這是多么簡單明快而又樸素的愿望啊,美好卻有點兒遙遠。而就是這樸素的愿望,這寧靜致遠的心境,使他勤懇工作,最終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
海子曾說:“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遠馬亡?!痹∑降脑竿羌兇獾米屓似鹁吹?。作為一名科學家,他深知自己所肩負的任務,深知自己的本分是替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造福。至于追名逐利,在這位可敬的科學家身上無法存留。我想,袁隆平是寧靜致遠的,他擁有樸素、勤懇以及腳踏實地的精神,名利對于他是極淡的事情,就是因為這樣,這個獲得國家最高科學獎的科學家會慷慨地把獎金捐贈出來,用于慈善事業。
反觀我們的社會,又有多少人能夠如他般心無雜念?有誰能夠像他一樣堅守自己淡泊寧靜的精神家園?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成功成了唯一的標準,急功近利是人們渴求成功而衍生出來的心態。大學里的導師們為了名利不恪守職責,抄襲論文;當郭敬明大言不慚地對大眾宣布:“我寫作就是為了賺錢!”當“最”時代的圖書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們不禁困惑:這個時代到底怎么了?人心浮躁,人們開始把官職、金錢、稱號等外在形式化的東西作為人的價值尺度,而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卻在逐漸淡出視角。
不僅社會被浮躁所籠罩,就連科研工作也面臨著這種威脅,君不見有多少搞科研的人是為了申請專利,達到名利雙收的效果?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時代缺少真正的大師。當我們國人在感嘆每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沒有中國人時,我想,應該有更多的人大膽站出來響亮地說:“那是因為我們急功近利,缺少寧靜致遠的心境,浮躁是我們國家的攔路虎!”
我們應該呼吁有更多像袁隆平的人,不僅是科研工作者,還要有社會各領域的公民們。須知,欲速則不達,別讓名利的欲望淹沒了你的道德底線,每一個個體應有腳踏實地的精神,再加上一點仰望星空的夢想,勤勤懇懇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正如中世紀的石匠們,他們精心雕刻著教堂頂部無人可見的雕像——如果有誰問他們誰能看得見,他們會微笑著說:“上帝看得見,我也是?!?/p>
只有我們每個個體擁有寧靜致遠的心境,樸素誠懇地做好每一件事,我們的社會才能不那么浮躁,最樸素的生活才能通向最“遙遠”的夢想,我們的國家定會成就更遠的偉大與卓然。
【篇五:熱愛誕下創造的嬰孩】
紀德有言:“我為美好的事物消耗著自己的感情,它們的光輝來自于我不斷地燃燒,但這是一種美妙的消耗?!边@美妙的事物,便是我們創造的事業,這消耗便是我們的熱愛。
若不是有了那些關于水稻的夢,若不是有了那種投入其中的熱愛,袁隆平何以從田間完成偉大的創造?何以用枯瘦的雙肩擔起全球的飽食之憂?他因胸懷天下蒼生而熱愛他的事業,他因熱愛而誕生創造的嬰孩。
圣??颂K佩里曾言:“創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換無限的事物?!币粋€熱愛創造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執著追求于某種恒久的價值。這價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飽,在愛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學的美感”,在喬治奧威爾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謊言。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曾有講述這樣的寓言:“一個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權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時空流轉百年,最終那權杖,成了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彼罅_在這里暗示我們:一旦我們認定了某種創造有值得我們付出一切的價值,我們就應完全投入其中,熱愛并堅定地追求?;赝麣v史長河,又有哪一個偉大成就不是源于創作者的愛?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洶涌而來,凡高的火焰色向日葵,乃至牛頓的三大定律,又有哪一個不是飽含著創作者澎湃的激情,穿越千古破空而來?
我已無法歷數古今中外多少因熱愛而造就的偉大創造,可這種繁盛,恰與當下創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觸目驚心的反差。我們有袁隆平,有王選,有錢學森,可這些科學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陳,為何?我想正是因為當下已絕少對科學本身有著癡愛的年輕人,我們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為了名利,為了一紙證書而在實驗室里苦干的學生,他們一旦獲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樣,在文學領域,如今又有幾人能如桑塔格一般從容說到:“我寫作不是因為那里有讀者,而是因為那里存在著文學”?一個一個作秀者,只看見紅地毯和金錢,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況比比皆是。在看似繁盛的文學世界里,我們只見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學”,吾不見哪怕只是一個有著創造之光的作品??茖W,文學,乃至其他種種事業,我們早已丟失了一往無前的熱忱。于是創造的嬰孩夭折于腹中,豈不痛哉!
幸而我們還有幸存者明了這個道理,“成敗得失,悲歡沉浮,在死亡面前終將逝去,我們看見的是那些恒久不變的東西?!眴滩妓?,主宰IT行業的先驅者曾如是說道。是的,那些恒久的事物,人類的普適價值,抑或是科學藝術的真、善、美,才是創造的起源與歸宿。當我們受困于一時得失,不思是否前進時,但想一想那些因熱忱而永葆鮮活的靈魂,默念這句話“熱愛誕下創造的嬰孩”。
惟有此,我們才能以自己的創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