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專項工作簡報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簡報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簡報一般都有固定的報頭,包括簡報的名稱、期號、編發單位、發行日期、保密等級和編號。還苦于找不到好的簡報?下面是云范文為大家整理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專項工作簡報,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專項工作簡報1
"農村留守兒童是社會事業發展的短板,也是最需要關愛幫扶的群體。"11月9日,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暨"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視頻會議上,浙江省副省長熊建平如是說道。
近年來,頻發的農村留守兒童意外身亡事故,引起了各界的思考。根據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關于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民發﹝20xx﹞42號),20xx年3月中旬,浙江省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正式啟動。
截至20xx年6月30日,浙江全省共有農村留守兒童約11.68萬人,約占該省兒童總數的1.5%,其中男6萬余人,女5.68萬人。
記者了解到,近76.8%的農村留守兒童集中在義務教育階段,77%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監護和撫養,有63%的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自于父母外出務工,父母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的有8693人。
早在20xx年,浙江就率先全國啟動了城鄉社區兒童福利督導制度建設工作,著手構建基層兒童福利服務體系。浙江的縣、市、區依托兒童福利院或綜合性社會福利院建立兒童福利服務指導中心,在街道和鄉鎮設立兒童福利服務工作站,在社區普遍設立專兼職兒童福利督導員,建立兒童福利督導員制度,形成了自上而下、深入社區和鄉村的三級兒童福利服務網絡,為兒童福利保障服務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浙江的留守兒童已全部排查完畢并錄入信息庫,建立了一人一檔,明確了每一名留守兒童的社會及學校(幼兒園)結對幫扶人。同時為了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信息數據的`分析運用,20xx年5月底,浙江省民政廳下發了《關于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基本信息動態管理機制的通知》,要求各地除建立基本信息動態管理機制外,重點要根據調查摸底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關愛保護工作。
"浙江市場經濟發達,社會力量活躍,互助幫扶的氛圍十分濃厚。"熊建平表示,除了浙江政府著力構建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浙江的民間力量也為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補充。
據了解,浙江正大力統籌各方資源,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的作用,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參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據統計,浙江省平均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8個,每年募集慈善資金約45億元人民幣。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專項工作簡報2
構建全方位關愛體系 成立領導機構
為推動全省共青團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深入開展,河北省共青團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青春守護點對點行動"培訓交流大會于10月27日在省會石家莊舉行。共青團河北省委副書記宋華英出席交流會并講話。據了解,河北團組織將農村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服務對象,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省、市兩級團委均成立了專門領導機構。
7366個貧困村留守兒童將有"電子檔案"
目前,完成了全省62個貧困縣和38個易地搬遷縣農村留守兒童的摸底工作。為了更好地服務留守兒童,共青團河北省委建成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電子信息系統。該系統具有整合留守兒童建檔立卡信息管理、貧困家庭動態變化、專項扶貧業務管理等功能,通過數據分析管理,實現關愛和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精準化管理。
7項幫扶項目 為關愛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以各級團組織、青年志愿者、青年聯合會、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青年社會組織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幫扶主體,開創了貧困救助、醫療救助、權益維護、心理輔導、課后輔導、假期照料、創業幫扶7項"菜單式"服務,推出了貧困留守兒童助學行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暖心行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法律護航"行動等多個專項行動。此外,通過建立全省共青團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電子信息系統、建成專門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志愿者隊伍以及創立關愛和救助農村留守兒童基金,落實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機制,為關愛服務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留守兒童工作幫扶如火如荼
據悉,活動實施以來,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各級團組織及社會各界積極響應,結對幫扶農村貧困留守兒童工作如火如荼。全省各級團組織幫扶及動員轄區內社會力量幫扶貧困縣留守兒童34559人次,結對8049個,實施幫扶項目204個,開展活動964次,幫扶資金395萬元,幫扶物資價值493萬元。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專項工作簡報3
從現在起至20xx年11月底,哈爾濱市將聯合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及時響應并解決當前部分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無人監護、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無監護能力、失學輟學、無戶籍等現實問題,力爭到20xx年底將所有農村留守兒童納入有效監護范圍,切實兜住農村留守兒童人身安全底線。這是記者從22日哈爾濱市召開的全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暨"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部署會議上獲悉的。
據了解,目前,哈市共有農村留守兒童1.1487萬人,占全省農村留守兒童總量的18.7%,低齡化比率比較高,13周歲以下占總數的`92.3%。此次專項行動圍繞落實家庭監護責任、落實強制報告責任、落實臨時監護責任、落實控輟保學責任、落實戶口登記責任、依法打擊遺棄行為六方面內容展開。哈市各區、縣(市)將集中開展專項行動,強化有關單位和人員的強制報告意識,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的監督和指導,組織和督促受委托監護人簽訂《農村留守兒童委托監護責任確認書》,及時發現和保護處于無人監護等困境的農村留守兒童,嚴厲打擊遺棄農村留守兒童等監護侵害行為,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針對性幫扶。
據介紹,為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在當天的會議上,由哈市網信辦、市綜治辦、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25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哈爾濱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同時建立。聯席會議在哈爾濱市政府領導下,統籌協調全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研究擬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政策措施和年度工作計劃,向市政府提出建議;組織協調和指導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推動部門溝通與協作,細化職責任務分工,加強政策銜接和工作對接,完善救助保護、關愛服務體系,健全救助保護機制。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專項工作簡報4
近日,記者從安徽省民政廳獲悉,為給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安徽省民政廳聯合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等多部門決定,從現在起至20xx年底,在全省聯合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
根據《安徽省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本次專項行動的重點對象是無人監護、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無監護能力、失學輟學、無戶籍和患病、殘疾的農村留守兒童。
本次專項行動的`目標是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體系進一步完善,關愛保護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部分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無人監護、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無監護能力、失學輟學、無戶籍等現實問題及時響應并解決。力爭到20xx年底,將所有農村留守兒童納入有效監護范圍,杜絕農村留守兒童無人監護現象,有效遏制監護人侵害農村留守兒童權益行為,切實兜住農村留守兒童人身安全底線。
通過落實家庭監護、強制報告、臨時監護、控輟保學和戶口登記等五方面責任,加強對無人監護、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無監護能力、失學輟學、無戶籍農村留守兒童的干預幫扶,為其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同時,依法打擊遺棄行為,要求公安機關要及時受理并出警處置父母或其他監護人遺棄留守兒童的不法行為。
其中,各級教育、衛生計生、民政部門要指導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村(居)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等,應當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
實施方案要求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建立翔實完備的農村留守兒童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對工作中發現的無人監護、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無監護能力、失學輟學、無戶籍農村留守兒童等重點對象,及時將其納入專項行動范圍。對其他農村留守兒童,組織開展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社會融入和家庭關系調適等關愛服務,促進其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